首页资讯教育育儿经拖延症的原因找到了,三个解决方案与你分享
25142

拖延症的原因找到了,三个解决方案与你分享

诺哈网2023-08-25 16:35:470

周末,我常会犯懒,比如计划总是安排得雄心壮志,但两天后,会发现,连1/3都没做到。为抵御愧疚感,还会找一堆理由,然后,又开始无限循环……

心理学说,这很正常。因为人都有追求快乐,减少不快乐的本能。

躺平刷剧肯定比按计划表行事来得快乐

但心理学又说,人有“完成情结”,就是一件事开了个头,如果半途而废,会让人心里很不好受(有点放不下)。

比如,我每个周末都列了计划,完成不了时虽帮自己找了“充分理由”,但心理负担还是在的,会有一点负罪感(好吧,不止一点

)。

本着解决问题的决心,本周找了本书,被副标题吸引着进去的,上面写着“克服成瘾、拖延与懒惰的快乐原则”。

一开始,也没想着一本书能彻底解决问题,但看着看着,还蛮醍醐灌顶的,比如对“拖延”“成瘾”的原因分析,还蛮到位的。

它说:

一件事,明知有益,却迟迟不愿去做,因为做这件事本身是让人不快乐的;

而一件事,明知无益,却忍不住要做,原因则正好相反,虽然它可能带来不好的结果,但做的过程却是让人快乐的。

最重要的是,前者的“好结果”和后者的“坏结果”,都离我们较远,正向刺激和警示作用都太弱了。

前者如减肥,后者如沉迷短视频。听上去有点“废话”,但仔细琢磨,却发现很关键:要真正解决问题,可不就是要从“源头”抓起吗?书上又说,因为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本能,让不快乐但有益的事变得快乐些,让快乐但无益的事变得不快乐些,就能改变我们的“追求”。我觉得,书上的方法,即便不能让我们马上自律高效起来,但若能让我们开始着手去做一件需要做但总拖着不做的事,就很不错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且觉得操作性最强的方法有以下三项:01

给“不快乐”搭配一些“快乐”比如做家务的时候,放点音乐;减肥的时候,给自己一些阶段性甜头,如每减重两斤,就买件漂亮衣服等。又比如我,每周发篇长文,其实还挺“艰难”的,常从周五晚上拖到周日晚上,都不愿坐到电脑前来。为了减轻这份“艰难”,我决定,只有打开电脑,打下第一行字后,才能吃一根雪糕或喝一杯放了糖的咖啡

02

减少阻力,让“有益但不快乐的事”开始得容易些比如每次运动,都要去离家几公里的健身房,去几次后就可能失去动力,因为前期的准备工作成本就很高。但若改为家门口的公园跑道,只要出门换上鞋就可以,反倒可能让你每周的运动次数增加。03

增加阻力,提高做“无益但快乐的事”的成本看书时却忍不住刷手机;想起床却忍不住按掉闹铃继续睡;想学习却忍不住打游戏……把手机或游戏机锁进另一个房间的抽屉里,让自己无法“随手可得”;把闹铃摆在离自己3米远的地方,让自己听到铃响后无法轻易再次入睡。让这些“快乐的事”变得“不那么快乐”,会降低我们对它们的欲望。所以,在写这篇文时,我把手机放在客厅了,也没在电脑上登录微信,防止自己写不下去时,刷消息。

其实,人都是渴望自律的。虽然,累的时候,休息很必要,但休整好了,还是记得要出发。接纳自己很好,但若有能力改变自己,会更好:)共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