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年轻人盯上裁缝店,菜市场到底有什么魔力?
最近,“菜市场旗袍”在网上刮起时尚风潮。一众年轻人突然发现:原来,隐藏在各个农贸市场里的小裁缝店,正是亲民的“高定时装”原产地。选上布料,量体裁衣,跟老师傅说好款式,等上一段时间,便能拥有一件独一无二的“私人订制”。
“菜市场不仅能买菜,更是我的变美供应商。”做好旗袍还不算,转头钻进藏在街巷深处的美发厅,做一头港风盘发,再去10元店里淘一双具有年代感的塑料凉鞋、珍珠项链、金属耳环,最具多巴胺的潮流元素就位,就地一拍便是时尚大片。在某些不畏严寒,深入一线分享体验的穿搭博主眼里,平常看都不会多看一眼的奶奶衫、5元一顶的帽子、100元一件的外套,全都成了时兴的潮流单品。“当你有足够深厚的穿搭功力,菜市场就是你的衣橱后花园。”热闹的种草笔记之下,网友们也看得心痒痒,纷纷求推荐当地的宝藏裁缝店。
从蔬果档口,到裁缝店,再到杂货铺,菜市场果真如此“宝藏”?翻看评论区,各种体验分享之外,也有不少现身说法的翻车实例,“量身定制的都贵”“款式很老气”“老师傅不懂我想要的”“时尚完成度靠脸”等等,也说出了菜市场裁缝店的另一种真相。有宝藏店铺价优物美,可若是直接追风而去,也很可能踩坑;既有优点,也不完美,这大概更接近菜市场的真实面貌。
但不管怎么说,菜市场如今已是年轻人中的顶流话题。互联网平台的数据,一次次佐证着这份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却也并未转瞬即逝的热爱。年轻人爱的可能是“怀旧滤镜”,潮动的人流、卖力的吆喝,总能让人想起回忆里模糊的小时候;也可能是轻松体验,接地气的物价让人立马拥有“菜市场自由”,量体裁衣让人告别“身材焦虑”“品牌溢价”;还可能是扑面而来的人情味、烟火气,商场扫的是码、菜市场刷的是脸,熟识的店主总能帮你自觉抹零、与你热络寒暄……这一切都显得那么治愈。不用花费太多成本,就能获得亲切可感的烟火气,何乐不为?
往深里看,“菜市场旅行”的爆火,与当下的社会现实密不可分。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社会深度嬗变,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人口迁徙,“小镇青年”也好“城市青年”也罢,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在空间层面,皆与故土产生了某种疏离。同时,产业升级分工细化的背景之下,绝大多数年轻人也失去了围绕柴米油盐的那种传统生活方式。这样的变迁,正是产生菜市场“柔光滤镜”的必要条件。换言之,大家寻觅的、收获的,绝不是单纯的日用服食,而是菜市场里蕴含的某种“前现代”。
古话说,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爱上菜市场表面看是一种“回归”,其实也蕴含着“向前”:久居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反而更期待那份剥去浮华直抵生活的实感。毕竟,对于漂泊在外的年轻人来说,任何一份新建立的熟悉都并不容易,都是都市生活中属于自己的能量“锚点”,借此可扎得更稳,也能去到更远的地方。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