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教育育儿经13岁男孩猝然离世,“元凶”竟被怀疑是著名作家父亲?
21477

13岁男孩猝然离世,“元凶”竟被怀疑是著名作家父亲?

诺哈网2023-08-03 08:05:340

这是阿呆爸第761篇原创

阿呆爸育儿特约作者:杨米辣

01.

2022年6月,著名作家马原经历了丧子之痛,他年仅13岁的小儿子,在六月一日当天猝然离世,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悲痛。

马原和儿子马格

他说成绩优良,性格沉稳,善于用文字和视频的儿子,是他的骄傲。

他说儿子13年来只经历了阳光快乐和美好,以孩子命名的城堡他们会好好打理。

他说儿子的忽然离去给他和妻子带来了无边伤痛,他们承诺哪怕天上人间,他们都永远相伴。

几段文字,既写出了儿子生命虽然短暂但经历美好,也写尽了他们为人父母者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酸。

所以消息曝光后,关注马原的人,无不可怜他的遭遇。因为他自己就身患癌症,现在儿子又突然离去,病魔时不时就找上门,命运的不公让不少人心生遗憾。

原以为,事情到这里,留给马原的,应该就是通过时间慢慢治愈,治愈自己的身体,治愈小儿子突然离去的心伤。

但没成想,10个月后,这件事竟然被发现另有隐情?

马原小儿子的离开,并非只是意外,还和马原不愿给孩子做手术有关?一时间,猜测不断,议论不止。

有人说小儿子的悲剧,是因为马原太“自大”,有人说小儿子的悲剧,因为马原的“管教”几乎注定,不在身体也会在精神……

那马原到底对儿子做了什么,竟能让网友们前后评价差距如此之大呢?

这还要从马原自己的事业成就,和事业转折说起。

02.

单是说起马原的名字,很多对写作领域不太关注的人,是比较陌生的。

但如果说他是当代“先锋派”小说代表作家,说他创立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说《牛鬼蛇神》、《冈底斯的诱惑》、《西海无帆船》都是他的作品,说他是现任同济大学教授……

马原的形象应该就立体起来了,而且在文学界的成就便被大家所理解了。

总之一句话,马原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是闪闪发光,备受推崇的。

但这其中也曾有坎坷,并非一帆风顺,和他的感情生活起伏极为相似,两者互相影响。

马原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在大学期间他就对女同学皮皮一见钟情。生性浪漫,放荡不羁的他在那个年代,就做出了公然表白的大胆举动。

志趣相投,爱好相似,专业相通,马原和皮皮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西藏

再之后,马原便毕业前往西藏拉萨的电台工作,和他心爱的姑娘暂时分离。

大学毕业,感情得偿所愿,事业也发展顺利,当时的马原可以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所以他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是灵感不断迸发,笔触间更是精彩纷呈。

连续发表了4篇小说,反响极好,成绩喜人,让他在文学界赢得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方面顺,会连带着多方面都顺。事业上的成绩,已经让马原赚足了羡慕的目光,女朋友前往拉萨陪伴,更是给他的生活锦上添花。

在那个给足了马原创作灵感的拉萨,他把心爱的姑娘娶进家门,孕育了他们爱情的结晶,一家三口生活过得安稳且幸福。

03.

如果能一直下去,或许长久的美满是可以期待的。但在拉萨过了几年之后,马原的妻子皮皮开始无法忍受那里的单调了,她无比想回到辽宁,重新过回城市生活,而且是想到了就要做到。

1989年,马原带着妻子孩子回到了妻子心心念念的沈阳,预备找回那份已经有些陌生的熟悉感。

按理说,是回到更加熟悉的地方,适应起来不会那么难,但对于马原而言,好像这熟悉的地方才是变故的开始。

沈阳

首先是他的创作,离开拉萨他便遇到了事业的低潮,在创作不愿将就的他,没有灵感干脆直接停笔,只是没想到这一停便是十几年。

再者是他的婚姻,因为事业发展不顺,马原从性格到脾气是发生了比较大的消极转变的,作为妻子的皮皮也就需要去承受和包容这一切。

但时间长了,眼界开阔了,再加上皮皮本身也足够优秀,容易获得其他人的青睐,所以逐渐地,他们越发疏离对方。

都是体面的人,都足够尊重爱意,所以回到沈阳两年后,他们选择和平分手,结束以轰轰烈烈开始的那段感情。

再之后,皮皮遇到了新的伴侣开启了全新的生活,而马原则是独自生活了16年,这期间他当教授,他做生意,他物质逐渐充沛,但涉及精神层面的写作和感情,都没有什么突破。

直到他遇到小他20岁的小花,他一见钟情,她对他也是由崇拜到爱慕。很快,他们便坠入爱河,喜结连理。

但福祸总相依,新婚不久,马原就发生了身体的异样,一开始他并没有在意以为只是小问题,但后来实在难受彻底检查,却被发现在马原的肺部有一个肿瘤,而且情况不容乐观。

因为病情相对复杂,想要找到病灶,需要进行多次手术,然后才能确定治疗方案,无论是病人需要承受的痛苦,还是治疗的周期,都是可以预见的消极。

这让马原心生压力,一是觉得太过亏欠新婚没多久的妻子,二是不想面对万一情况糟糕会越发被病情禁锢的人生。

所以他便产生了逃避的念头,在第一次手术之后,直接付诸行动。

04.

身患疾病,能治疗却不治疗,马原的做法依旧出格,但却符合他的一贯形象。

而且放弃后的马原,没有选择继续生活在城市,而是开始了他给自己定的“三年之约”,带着妻子前往海口过起了“归隐”一般的生活。

他丢掉压力,他早睡早起,他放空自己,他保持轻松,他始终愉悦。

而且他似乎重新找回了年轻时候的浪漫,给妻子补办了婚礼,还在57岁那一年,和妻子拥有了属于他们的爱情结晶,小儿子马格出生了。

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又或许是注重精神层面的疗愈真的有作用,马原整个人的状态越来越好,身体的疼痛逐渐减轻,同时又重新开始停止十几年的小说创作,写下《牛鬼蛇神》大获好评。

“3年之约”达到了马原几乎不敢想象的积极效果,这让他彻底坚定了彻底融山水以生活的决心。

他几经考察决定在西双版纳的南糯山定居,他专门做全身检查意外发现身体竟然好起来了,多个好消息让他越发坚定自己的想法做法。

于是带着妻子孩子在南糯山专门建造的“城堡”中,开启了他们的“梦幻”生活。

马原替自己的小儿子规划了几乎全部的人生路线:住山水间的大房子,过自然又自在的生活,享受父母全身心的陪伴,长大后靠种茶、写作为生……

其实,单是看马原对儿子的“期待”,就足以看出他是在把自己的希冀放在儿子身上去实现,他觉得自己的理想生活,也应该是儿子的。

在父亲的熏陶和影响下,马格的确成长得和父亲的“预期”相差不大,热情朴实,细致贴心。

但有一点,因为父亲身体的缘故,马格接受到的学校教育是不连续的,6年小学他只上了3年,和同龄人所看到的世界,以及树立的价值观是大不相同的。

这已经是问题了,但马原不以为然,他觉得这叫远离纷扰。

可远离纷扰的前提是见过纷扰,马格都没看到过热闹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又何谈享受清净呢?

而因为父亲,马格的所失还不止于此。因为他的离去并非完全的偶然。

05.

其实,马格很早就被发现心脏有问题,他9岁的时候曾被哥哥带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断结果是需要做微创手术。

但马原因为自己的患病经历,不同意让孩子开刀,他似乎觉得按照他那套逻辑,让身体在自然中放松,就会有所好转。

所以即便他有能力为孩子治疗,却也选择了“任其自然”。

后来的结果便是,马格没有等到奇迹,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堡里,让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3岁。

小儿子离去后,马原是伤痛的,但无论是他不愿让孩子接受治疗的行为,还是他看似悲伤实则还在强加意志的“怀念词”,都透露着他在这个家的“绝对权威”。

他做得了自己不治疗的主,也做得了让儿子过什么样生活的主,更做得了让妻子在婚姻中扮演什么样角色的主……

看透了事情真相后,是会觉得细思极恐的。也难怪不少网友感受不到他“秀恩爱”中的恩爱,更感受不到他替小儿子规划的“良苦用心”。

因为无论是妻子还是孩子,他们的生活,都饱含了太多他的意志,而非自己的期待。

只是他擅长写作和表达,把不那么如愿的一切,都描述得好似很美好的样子。

这说白了,马格的悲剧,某种意义上就是家庭生活,或者说家庭教育的悲剧。

又或者说,因为遇到了不那么合格的父亲,马格的人生方才抱憾。

而类似的悲剧,其实经常性地上演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综艺《亲爱的小课桌》中,曾有一位妈妈养出“别人家的孩子”,但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却惹得全网心疼,因为他的不快乐是显而易见的,但偏偏他的妈妈视而不见。

男孩名叫徐敬凯,上一年级,起初观众都以为他应该是需要很费心的那一个,毕竟这个阶段的孩子很难管。

但事实却让不少人都傻了眼,因为徐敬凯非常懂事,甚至懂事得让人心疼。

他每天除了完成学校老师留的作业,还要完成妈妈额外布置的家庭作业,并且要保质保量。

无论是数量不够,还是质量不行,都要另外再加量。而且妈妈留给他的作业一直都是难度很大的。

所以,别的孩子在游乐场的时候,他在课桌前。别的孩子放松玩乐的时候,他在做作业。

是,他坚持做作业这个行为是没错,体现出了他家长的教育“效果”,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凯凯的眼神里,对隔壁游乐场里的孩子们,是充满了羡慕的,无法掩饰。

节目的嘉宾,都觉得不该给孩子那么大的压力,可徐敬凯的妈妈表达得很直接,她觉得让孩子玩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徐敬凯一个暑假做了270份考卷,7本大题,50页自打卷,是徐妈妈引以为傲的事儿。

可让孩子在应该玩儿的年纪玩儿真的没有意义吗?让孩子在应该玩儿的年纪拼命使用题海战术真的有意义吗?

前者的答案是否定的,后者也是。

因为徐妈妈让小小年纪的徐敬凯把全部的身心放在学习上,孩子除了做题好像其他的都不擅长,甚至是达不到及格水平。

自我介绍时徐敬凯支支吾吾后说自己没名字,站一排报数徐敬凯更是一声不吭,才艺展示时他明明跳舞很好却怕自己不如别人而不敢表现……

甚至于,凯凯只是做的题多,而不是好。无论是他握笔的姿势,还是成绩都是与他的付出达不成正比的。

而且他很明显地抵触与他人接触,包括自己的妈妈,因为他觉得妈妈只是陪他写作业,而不是陪他……

总之,徐妈妈望子成龙,费尽心血,也把自己的认识、意志强加在了三观还没确立的孩子身上,效果不如人意,可以说和马原并无二致。

只是,一个耽误了孩子的身体,一个伤了孩子的精神。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家庭。”

深以为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期待时间最长的环境,如果父母的教育有偏差,家庭氛围偏离正常轨道,那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而言,造成的消极影响真的是不可估量的。

点亮【赞】 【在看】,愿父母都能是合格的父母,愿孩子都能跟随自我心意慢慢长大。

育儿不慌张,阿呆爸来帮忙,伴你和孩子一起成长。▼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