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战功赫赫的铁道兵,为什么从解放军序列中裁撤了
【军武次位面】作者:TDK
解放军有哪些军/兵种曾经存在过,而如今消失了?
在上一期“消失的军/兵种”系列当中,我们一起回顾了解放军司号兵的光辉岁月(点击回顾司号兵),在今天的推送当中,军武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另一支曾在人民解放军历史当中留下过辉煌足迹的兵种“铁道兵”。
诞生于白山黑水之间
对于任何一场近、现代战争来说,铁路永远都是双方必须予以争夺和控制的“生命线”,谁掌握了铁路,谁也就掌握了一场战争的主动权,“铁道兵”最初在解放战争当中,所承担的就是这一任务。1946年6月,当时还名为“东北民主联军”的解放军东北所部,成立了旨在统一指挥护路部队,以有效保护己方后勤铁路线的“铁道兵司令部”,“铁道兵司令部”的成立,也就宣告了“铁道兵”这一兵种的初创。
▲解放前后东北地区的
铁路线路图
早期铁道兵的主要任务,是同袭击后勤线路的流窜匪徒与小股的国民党破坏部队作战,保护、运营解放区内的铁路交通线,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到1948年7月,原有的铁道兵部队不仅吸收了大量的,原国民党铁路系统的技术人员入伍,并且进行了相应程度的扩编。在此基础上,“铁道纵队”成立了,“铁道纵队”一共下辖4个支队,共17000余人。由于技术力量的加强,他们的任务也逐渐从单纯的“护路”发展到了“修路”,在“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相对“速胜”的背后,铁道兵部队所发挥的后勤作用绝不可以忽视。
▲辽沈战役进程图
鏖战三千里江山
经过解放战争的历练,1949年5月,原本隶属于第四野战军麾下的铁道纵队,被进一步扩编升级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原有的各支队后来被统一整编为3个铁道兵师和若干直属团,总兵力10万余人),新生的铁道兵团和其他许多的解放军部队一样,并没有在多年“鏖战”之后,迎来本应属于他们的和平休养,而是很快就跨出国门,参与到了朝鲜战争的征战当中。
▲被朝鲜人民军赠与荣誉的
铁道兵在朝部队
1950年11月,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第1师跨过鸭绿江,加入到保障志愿军后勤补给畅通的战斗当中,次年2月、5月铁道兵团第3师、2师相继进入战场。至6月,铁道兵以原铁道兵团直属桥梁团为基础,又扩编了铁道兵第4师。至此,铁道兵在朝鲜的兵力总数已经达到了4师、1团又1个援朝铁路工程总队。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铁道兵部队逐渐发展到了10个师,而这10个师的铁道兵,无一例外的全部赴朝参战。毫不夸张的说,在朝鲜战争当中,中国铁道兵发挥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本段史料取信、整理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抗美援朝战史》。)
以全兵种所有部队参与一次境外战争,铁道兵也算是创造了一段解放军的传奇。
▲1950年美军空袭朝鲜新义州桥梁
在朝鲜,铁道兵部队遭遇过的最为严酷的考验,就是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航空力量,所发动的“空中绞杀战”相较量了。自1951年7月逐渐开始的,长达12个月之久的“空中绞杀战”,让战争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根据《抗美援朝战史》的统计,在整个反“绞杀战”期间,志愿军的铁路线一共被整整轰炸了4万余次,但就是这样的轰炸强度,仍然没能阻挡住志愿军后勤军列的滚滚车轮。
在反映“绞杀战”这段历史的影视作品当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激战无名川》和《铁血大动脉》这两部,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一看。在志愿军铁道兵的建设与护卫之下,至战争结束时,北朝鲜的通车里程由低谷时的107公里增加到了1382公里,在此期间,铁道兵官兵共牺牲1136人,负伤2881人(数据引自《永载史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下同)。
越南烽烟
自1965年开始,美军在中南半岛上的武装干涉逐渐升级,为了支援当时的北越抗美战争,中国铁道兵在当年6月又一次兵出国门,在越北的崇山峻岭与丛林瘴气当中,开始了自己的战斗历程,在越南作战期间,所有援越的干部战士,不着军装,不戴标识,完全以便装示人。
▲同铁道兵一起跨出国门的是
一支包含了多个兵种的援越部队
参与抗美援越战争的铁道兵主力,是以铁道兵第2师和第13师为主组成的,中国人民援越工程部队第1和第6支队,他们任务除了原有的维修和新建铁路以外,还包括了兴修铁路,对空作战与培训越南当地的工程技术人员等内容。
▲执行防空作战的铁道兵战士,为了
应对美军空袭,援越的铁道兵部队
都在原建制基础上加强了防空力量
自兵出国门到回师国内,在两年多的反轰炸作战期间,抗美援越的铁道兵部队,一共保持了越北主要铁路干线813天的通车时间,约占作战时间总时长的86.3%。在此期间,铁道兵部队一共有392人在越南牺牲,1862人负伤。
将铁路网向全国延伸
1954年,刚刚自朝鲜归来的铁道兵部队又迎来了新的整编调整,这一年3月,隶属于中央军委的铁道兵领导机关成立,铁道兵正式成为了人民解放军序列中的一个兵种,出任首任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是1位在解放军战史上大名鼎鼎的战将——王震将军。
▲王震将军
在王震将军的亲自主持下,需要填海,且施工条件恶劣的“鹰厦铁路”首先被铁道兵部队“攻克”。在整个和平年代,铁道兵一共先后修建了“黎湛”、“鹰夏”、“包兰”、“贵昆”、“嫩林”、“成昆”、“京原”、“襄渝”、“东北林区”、“南疆”、“青藏”(一期)、“北京地铁”、等多条施工难度极大的铁路及其他交通工程,其中铁路里程超过1.2万公里(占全国同期新建铁路里程的约3分之1强)为了修筑这些交通动脉,约7000名铁道兵官兵(计入战争时期的牺牲,则铁道兵的总牺牲人数超过8000),长眠在了祖国各地的建设工地上。
▲一边战备,一边建设,这张照片
形象的反映了铁道兵的生活
缩编与转业
在铁道兵建制最为庞大的历史时期(1974年),整个铁道兵部队序列内,一共保有着3个军级指挥部、15个师、3所相关学校,以及其他相关直属单位在内的,总计多达43万余人的庞大队伍。也正是在同一时期,人民解放军的总员额数,达到了创历史记录的661万余人,在部队编制普遍”臃肿“,武器装备又严重落后的情况下,针对全军的裁撤整编,也就成为了一个必须进行的步骤。
自1976年开始,铁道兵部队开始了精简缩编,经过一系列的整编裁撤,至1980年年末,原有15个师,43万余人的铁道兵部队已经裁撤大半,被保留下来的10个建制师,也各减去了一个团,由5团制变成了4团制。1983年,铁道兵领导部门先行并入铁道部,其余铁道兵部队在1984年1月1日,以集体转业的方式,也脱下军装并入了当时的铁道部,至此,铁道兵这个光荣的兵种消失在了人民解放军的序列当中。
作为人民子弟兵,他们没有消失,只是融入到了人民当中。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 0000
- 0000
- 0000
- 0001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