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最激烈攻守大战,俄军“匕首”导弹摧毁“爱国者”阵地!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
目前,俄乌军事冲突已经爆发447天,当地时间5月16日夜间,俄罗斯空天军远程航空兵、海军黑海舰队导弹舰,对乌克兰首都基辅发起了新一轮大规模的导弹进攻,在此次导弹进攻中,乌克兰从北约全新接收的“爱国者”防空导弹进行了密集发射。
短短两分钟发射了31枚拦截弹
根据基辅市民拍摄的视频显示,乌军的一个“爱国者”地导连在短短两分钟内,实施了超过三十次发射,密集的“爱国者”导弹飞向天空,但是紧随其后,“爱国者”地空导弹阵地就发生了剧烈爆炸,场面惊心动魄。
到底发生了什么?
此次防空压制战斗结束后,各方说法满天飞,首先是乌军使用的导弹型号:
乌克兰自己宣称使用的是NASAMS,一些大佬认为是PAC-2 GEM,大伊万倒是从乌克兰防空部队的发射密度和导弹的上升弧线判断,乌军发射的很有可能不是“爱国者-2”型防空导弹,而是先进的“爱国者-3”反导拦截弹。
基辅街头的拦截弹残骸与“爱国者-3”拦截弹非常相似
结果,果不其然,第二天基辅街头出现的地导残片清晰地显示出该型地导的气动外形,尤其是位于弹体中部的ACM直接力姿态控制发动机段,证明乌军此轮发射的应该全部都是“爱国者-3”反导拦截弹。
乌克兰官方通报的战报
其次,是乌军此轮反导拦截的战果,根据乌克兰空军司令部的说法,此轮反导拦截乌军一共击落了6枚X-47M2“匕首”空射高超音速飞行器、9枚3M14/X-101空/海射巡航导弹和6架Shahed-131/136远程巡飞弹,还有3架自杀式无人机等。
有意思的是,乌克兰在最早的官方通报中还用错了英语,在战果通报上一通虎狼之词(把Super cam打成了Super Cum),之后又删改了一次,引发西方“老司机们”不少嘲笑。
防空阵地发生爆炸
最后,是俄军这一轮导弹进攻的战果,尽管乌克兰方面宣称,拦截了来袭的全部18枚导弹,但从视频上看,“爱国者-3”地导阵地最后的剧烈爆炸是被证实的,爆炸之前由高炮打出弹幕、进行了末段拦截也是得到证实的。具体的战果目前根本无从证实,关于乌军宣传的一共拦截了6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俄罗斯国防部长回应称乌方通报的拦截数量是俄方发射数量的3倍。
最新消息是,5月17日早晨,美国来了“皇军的官方辟谣”,承认美国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在俄军的空袭中“受损”。至于受损情况如何,美军没有明说,但是,既然美军自己都认了,那说明乌军在此次空袭中,刚刚到手的“爱国者”系统、而且是“爱国者-3”这种先进的防空系统必然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如何评价此次攻守大战
毋庸置疑,此次俄罗斯空天军成功击中PAC-3 CRI型反导拦截系统,是今年以来俄罗斯空天军在特别军事行动中的最高光时刻,也是俄军近期对乌军遂行防空压制作战所取得的最大战果。
俄军的角度
从俄军一方来看,很明显俄军对如何击中“爱国者-3”防空系统做了预先准备和精心筹划。
基辅居民在自家后花园里发现了一枚燃料耗尽的俄军X-55巡航导弹,有趣的是巡航导弹并没有按照战斗部
如近期乌军多次发现基辅周边出现了不携带战斗部的X-55/555型巡航导弹,这些巡航导弹经过乌军分析,被认为可能携带有无线电被动测向和发射装置,能够反向定位地导系统的火控雷达和发射架等;
同时,以美军地导系统偏重于固定阵地、既设阵地部署的模式,俄军完全可以通过人力情报的方式,找几个情报员在基辅市内转一转,很轻松地就能发现这些“爱国者”部署在哪里了。再辅以航空和航天侦察等,能够迅速确定打击诸元。
而在具体的导弹进攻方式上,俄军很明显策划了一场多方向、多手段进攻:在进攻手段上,俄军似乎确实综合采用了海射巡航导弹、“小摩托”自杀式无人机、空射高超音速飞行器等多种打击手段,也不排除有9K723“伊斯坎德尔”型战术导弹也参与了进攻。
在进攻方向上,俄军黑海舰队发射的巡航导弹,空军远程航空兵发射的高超音速飞行器,陆军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火箭旅发射的战术导弹等。速度不同、高度不同、进入方向不同,却可以同时到达目标区域,达成最佳的突防效果。不得不说,俄军这场多手段、多方向进攻,策划得非常成功。
乌军的角度
从乌军的角度来说呢?大伊万认为,虽然“爱国者-3”型地导系统最后被俄军击中,但是,乌军在此次拦截作战中的表现也算是尚可:
第一点,乌军掌握“爱国者-3”型地导系统的效率比较高。以“爱国者”系统的培训时间,本来就需要6到9个月才能初步形成战斗力,加上乌军使用的是系统更为复杂的“爱国者-3”,完成培训形成战斗力的时间更长。
结果乌军在短短三个月的培训后,就能打得像模像样,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乌军的水平。当然,大伊万认为,完全不排除基辅的“爱国者-3”防空系统,事实上是由美军现役军人在背后实施操纵的。
第二点,乌军“爱国者-3”地导系统面对俄军的导弹进攻,一方面还是力所能及地实施了拦截,另一方面也利用手头装备构建了一个堪用的多层次防空网。从乌军在面临俄军的导弹进攻时,实施了密集的齐射模式就能看出,这种“齐射”模式对防空导弹的性能、地导各战位之间的配合都是极大的考验;从乌军在拦截的最后时刻,还使用高炮/高机进行了末段拦截也可以看出,俄方信源声称乌军还为这个“爱国者”阵地配属了两台“猎豹”自行高炮。
视频中可以看到乌军在最后时刻使用高炮/高机进行了末段拦截,可惜并未成功
这都证明,乌军在怎样使用手头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型号、不同性能的防空系统上,明显是动了脑筋,或者背后有北约的现役军人做了地导火力配系筹划的。
攻守大战背后反映出的问题
但是,饶是乌军表现尚可,饶是乌军背后实际上有北约的防空专家在出力,这台宝贵的“爱国者-3”防空系统,依然被俄军击中了。不管乌军发射出去的30多枚拦截弹击落了多少俄军导弹,自己的塔没守住,从根本上就意味着乌军此次的防空作战是失败的。
当然乌军此轮遭到俄军防空毁伤,大伊万认为,本质上的因素,并不是单纯的装备性能不行,而依然是整体体系差距:
按照美军的防空反导火力规划,美军要地防空/野战防空的主力,并不是地空导弹,而是空军的战斗机,“爱国者-2”这样的地导甚至“爱国者-3”这样的反导系统只是补漏的,美军完全可以使用战术飞机,展开空中战役,击毁对方的空袭机群甚至导弹发射车;
而即使是在地导火力规划上,美军的防空系统也是多层次的,比如末段高空反导的THAAD(萨德)、海基中段反导标准-3、海基末段反导标准-6,在这些外层防御之下的才是“爱国者-3”,在“爱国者-3”之下,还要配备诸如NASAMS,“复仇者”甚至“铁穹”进行末段点防空。
乌军很显然以上装备统统没有、或缺乏防御重点,难以构建多层次、由战斗机和多型地空导弹构成的防空拦截体系,就只能拿一部“爱国者”单打独斗了。同时,乌军差的更远的,是我们提了很多次的——空情态势感知和自动指挥/拦截数据链的问题:
AN/MPQ-53
按照美军反导拦截的作战规划,“爱国者-3”配备的AN/MPQ-53型火控雷达在进入作战模式的情况下,不具备全向态势感知能力。如果要全向探测,那就无法进入面对主要威胁方向的跟踪模式。
AN/TPY-2
因此,按照美军的防空反导作战规划,在拦截射程1000千米左右的战术导弹时,主要依赖于AN/TPY-2型X波段陆基雷达,也就是THAAD系统的雷达进行态势感知。AN/MPQ-53雷达需要依赖AN/TPY-2雷达的目标指引,同时预警机在美军的反导规划中也处于重要地位。
由于“爱国者-3”的雷达态势感知范围比较近,且“爱国者-3”发射架可以采用远距离部署的模式,在特殊情况下,“爱国者-3”还需要采用远程交战(EOR)模式,接受由其它态势感知单元传输的目标信息,以拓展打击范围。
很明显,乌军手里头没有AN/TPY-2雷达这种高档的贵价货,自己的那点苏联时代的旧货也很难跟“爱国者-3”进行数据交互。估计美军部署在波兰地区的预警机,其态势感知范围也不足以协助“爱国者-3”采取远程交战模式、拓展态势感知范围。
当然最后,“爱国者-3”为代表的美制防空系统,机动部署能力比较差,基本都采取的是固定式部署模式。即使这一轮俄军的导弹进攻失败,那么俄军也可以迅速调整后,实施下一轮进攻。固定式部署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俄罗斯空天军进行重新调整和侦察的时间,最后结局都是一样的。
俄罗斯“匕首”高超音速导弹
总而言之,此次俄罗斯空天军大战美军“爱国者-3”、成功击中“爱国者-3”,证明了如下几点:一是现代战争中体系的重要性,二是高超音速飞行器/准高超音速飞行器在防空压制/毁伤作战中的巨大价值,更重要的是,打破了美制防空系统“不可战胜”的神话。
“爱国者-3”作为新一代“咩俄神器”,刚刚敲了个开场锣就被劈头盖脸揍了一顿……这大概创下了俄乌军事冲突以来,“咩俄神器”神话破灭的最快纪录吧。
这不,美国“战区”网站刚刚也发布了一篇文章,标题为《爱国者防空系统不是魔法,在乌克兰的损失是意料之中》……这听着怎么就有一股售后公关稿的味儿呢?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