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代弹道导弹的发动机,竟然诞生在厕所里?
【军武次位面】: 神话喵喵

大山沟里的火箭发动机
1980年5月18日,中国东风5弹道导弹首次进行全程试射实验,导弹从太原发射,向南纬7度的太平洋海域飞去。导弹在飞行29分钟后,弹头在南太平洋上空再入,溅落在预定海域。此次东风5飞行距离超过9000公里,成为中国首款具备洲际打击能力的弹道导弹,为打破核讹诈,维护国家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风5试射全过程
而在这次试验胜利的背后,有着无数隐藏在西部的三线基地为东风5的子系统研发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
东风5的核心部件发动机便是在陕西秦岭深处的一个小山沟中研发的。红光沟位于陕西凤县,在这个小山沟了有着代号“067”的导弹火箭生产研发基地,整个基地星星点点散落在绵延20余公里的大山沟里。这样的布局,只是为了预防可能而来的空袭。

1965年,红山沟作为战备基础设施进行施工建造,上万三线人远离乡土和妻女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沟中,为中国的航天动力事业默默奉献。初到红山沟时,这里除了石头就是荒草。基地人员白手起家,自己盖宿舍和厂房进行生产生活。

▲科研人员正在搭建茅草屋宿舍
在硬件条件严重不足的山沟中,这批科研人员正是靠着自己的双手,研发出了中国最尖端的科研产品。在这里,不仅诞生了东风5和运载火箭的发动机,还衍生出一系列与航空动力有关的系统。

▲067发动机基地总装车间

2012年6月18日,中国神州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这是中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为中国空间站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这次交会对接能够顺利完成,则离不开飞船上的姿态控制发动机。

▲神九在30米对接处
由姿态控制发动机进行微调
姿态控制发动机用于火箭末级、导弹弹头及航天器的姿态控制,这种发动机体积虽小,但却能让飞行器精准飞行,在飞船交会对接和弹道导弹拦截等方面有重大作用。

▲美国“多重杀伤载具”悬停实验
由姿态控制发动机完成
而中国的姿态控制发动机也诞生在红山沟,中国姿态发动机的创始人傅永贵前辈曾对记者讲述了当年研制姿态发动机的困难之路。

▲动能拦截器拦截高速拦截弹道导弹
傅永贵当年来基地后的第一个任务便是为洲际导弹研制姿态控制发动机,当时苏联专家专家撤走时说“没有我们,你们是搞不成的”。
而傅永贵也是着急上火,因为067基地的发动机试车台是为大型火箭发动机准备的,整个基地并没有配套的姿态控制发动机的实验设备和平台。最终他们只能将基地内的一个废旧旱厕改装成了火箭姿态发动机的测试间。

▲当年研制发动机的“厕所”
据傅永贵前辈介绍,当时男厕所是观察室,女厕所是实验室,他们在“男女厕所”之间打上一个孔,用来观察姿态发动机的试车情况。在这个厕所实验室中,傅永贵和同事仅用一年便研发出了姿态控制发动机的雏形。

▲“厕所”试验室安装的推力器
这个厕所实验室从1970年用到1981年。在10年中,傅永贵和同事在这个狭小的实验室内进行了上万次试验。

▲中国姿态控制发动机创始人傅永贵
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傅永贵被请上了天安门观礼台。他说“观礼台下站的都是外国人,拿着照相机咔咔咔地照中国的装备,在那一刻,我就觉得特别自豪,我们做的事情是为了壮国力强军威,因此以前的受的苦、累和委屈都是值得的”。

当年正是有一批如傅永贵一样的科研人员,甘愿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荣辱之上,兢兢业业地为中国国防和科技现代化奉献自己的全部,才有了如今“乱世”之中,中国独守和平的局面。他们才是当代值得每个中国人关注和敬仰的人。

▲如今的发动机总装车间
1981年,凤县遭遇特大洪灾,受灾最为严重的也是红光沟。泥石流将生产车间、宿舍及造好的发动机零部件埋没,这次洪水给067基地造成了无法估计的损失。于是,067基地开始逐渐向交通和信息更发达的长安县搬迁,从此,067基地的使命便结束了。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