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特林、毛瑟快枪,大清装备可不差!平壤城下暴打日军!
【军武次位面】: 概略北方

轻武专栏是军武全新打造的单兵武器类栏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在大多中国人的印象中,清军打不赢对外战争都是因为器不如人,手持长枪大刀的清军无法对抗船坚炮利的列强军队。

事实上,清军的武器一点也不落后,在甲午战争时期清军的武器甚至好于日军。当年美国曾认为清朝陆军位居世界前三,清朝大臣们也洋洋得意,在奏报中自豪的写到:“大清快枪快炮之多,甲乎天下!”

▲海圻号军舰上的大清士兵,清一色的毛瑟
在甲午战争之前,清军除地方勇营之外已经基本完成了陆军装备现代化,大规模装备了先进武器,武器方面与当时的欧洲列强不相上下。我们来盘点一番大清的快枪都有哪些吧!

▲清朝官员参观马克沁机枪打断大树
1.“格林快炮”加特林机枪
清朝虽然封闭,但因为接连几次战争失败,所以对国外先进武器非常关注,1874年李鸿章便购买了数十挺加特林机枪,称为“格林快炮”。

▲加特林在当年属于大杀器的存在
1884年金陵机器局开始仿制这种武器,并陆续配发淮军,有意思的是仿制品针对中国特色做了改进,针对中国糟糕的路况,抛弃了沉重的金属双轮,把机枪装到了有中国特色的独轮小车上,一个人就可以推动,可谓土洋结合的先驱了。

▲独轮车上的加特林机枪
2.蒙蒂格尼37管排枪

金陵制造局还试制过这样一种武器,它曾经被很多人误认为是加特林机枪,这个有37个枪管的武器其实是蒙蒂格尼37管排枪,并不是加特林机枪,甚至都不能算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机枪。

这种排枪系统并不算复杂,就是把许多枪管水平排列在一个平面上或堆叠在一起,只是方便快速装填而已,然后和加特林一样通过手摇,一发一发的把子弹打出去。但是火力密度比加特林要差很多,而且子弹打光后重新装弹十分繁琐。

3.“毛瑟快枪”M1871/84步枪
毛瑟1871步枪是第一种大批装备部队的使用金属定装弹的步枪,使用了大名鼎鼎“枪机旋转后拉”的设计,开创了现代栓动步枪的先河。

▲M1871-84型步枪
当时中国洋务派正在“师夷长技以自强”,满世界求购先进武器,又恰逢中国西北不稳,平乱急需先进武器,于是大清帝国大手一挥,购买了26000支毛瑟步枪,这是毛瑟公司当时最大的海外订单。
后来,左宗棠带着湘江子弟手持M1871步枪进入西北平叛,奔袭新疆驱逐侵略者,威慑了沙俄帝国,创下了毛瑟在中国的赫赫威名。

▲毛瑟M1871为中国的领土完整立下了汗马功劳
4.快利步枪
大清为了改变当时武器来源繁杂的局面,李鸿章“饬令专就曼利夏、新毛瑟两式讲求仿造”,江南制造局仔细研究曼利夏、新毛瑟(其实是M88委员会步枪)的优缺点,取各枪之长,设计出快利步枪。

▲快利步枪仿制原型曼利夏步枪
这是中国第一把弹无烟火药连珠枪,有弹仓,上弹快,命名为“快利”。前后一共生产了11600多把。

▲清末淮军装备的快利枪
5.雷明顿步枪
雷明顿滑块闭锁步枪从1867年开始生产,一直持续到1918年。这是一种单发、后膛装填的步枪,精度可靠性比较优秀。

上海制造局1873年开始仿制,到1889年生产“百余万杆”。但是清军反应有“后膛走火,又易炸裂,又不甚准”的现象。这种单发装填的枪成为清军不屑用的装备。
6.马梯尼步枪
马梯尼步枪是一种大口径后装单发步枪。于1871年进入英军部队服役,只能装一发打一发,被中国人称为“单打一”。

▲马梯尼-亨利步枪
大清大量引进山东机器局和四川机器局都仿制生产过。在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中均有使用。1894年9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大手一挥,曾直接购买马梯尼枪14000枝,毛瑟马枪1000枝,子弹280万颗。可见大清装备有多少这玩意。
7.温彻斯特

另外大清军队还曾装备过多个型号的温彻斯特杠杆枪,分别称为七响快枪、八响快枪、十三响快枪。温彻斯特步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杠杆枪机操作原理了。采用两个杠杆和复杂的接驳装置运作,实现快速上膛,内置管状弹仓供弹。在那个很多军队还在使用单发装填步枪的时代,这种靠单身手速的“连发步枪”简直可以说是“半自动火力”了。

▲温彻斯特1873射击原理
清军当时装备的是相对早期的1866型,1873型也有少量装备,连射十三发,火力凶猛,在中国被称为“十三太保”。在中日甲午战争时装备给清军精锐部队,随后大清在朝鲜平壤城和日军硬碰硬,清军已经有温彻斯特、德国毛瑟、国产快利枪等连发枪械,火力曾一度吊打日军。

▲温彻斯特1866型
而日军装备的却还是单发装填的村田步枪,清军凭借火力优势在局部战斗中也曾暴打日军。但是战争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清军一败涂地。

▲日本村田步枪还是一种“单一打”步枪
可见,决定战争胜负的,永远是人而不是武器,军队训练、精神作用以及军事体制等对胜负影响都很大。清朝虽然装备了很多先进武器,但士兵的综合素质和军官的指挥水平相差列强甚远。

▲被清军抛弃的完好无损的重型加农炮
相比较清军,列强军队的军队已经属于现代军队,不仅有严格的军规和专业的训练,作战意志更为强大。而清军本质上还是封建军队,战术、战斗意志以及伤亡承受力不堪一击,就算把152神教给清军,可能也只是当运输大队长的命吧。

▲在朝鲜攻击清军的日军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