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娘娘枪”你听过吗?7cm最小自动手枪,价值28万!
【军武次位面】:王奡

轻武专栏是军武全新打造的单兵武器类栏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玩过CF或是战地1的小伙伴们,也许会对其中一款体型小巧的手枪留有印象,那款被称作“蜂鸟”的手枪,只有掌心般大小,且射击时甚至都无法用手掌握持,仅仅能用两个手指捏住来完成击发动作。

▲飞艇都打得爆!
事实上,这款“蜂鸟”手枪在现实中确实存在,而且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我们都知道,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而这款“蜂鸟”手枪也恰如其名,将枪械结构缩小几乎缩小到了极致。

▲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
“蜂鸟”手枪正是因此得名
“蜂鸟”手枪(Kolibri)出自奥地利一位名叫弗朗茨·普凡拉(Franz Pfannl)的钟表匠之手,这也能怪会有这样一支如核上刻舟般的精细作品。
“蜂鸟”手枪在研制过程中共出现有两种型号,其中Mod 1 型仅长70mm、高46mm,空枪仅重68g,而Mod 2 型也只有75mm、46mm的长和高,重量上也只有72g而已。

▲“蜂鸟”手枪的尺寸对照图
将“蜂鸟”手枪放置在掌中,它甚至还没有一个成年人的掌心所占面积大,就是在这样一小块金属件中,弗朗茨·普凡拉展现出了他作为一名钟表匠的高超技术。
在这仅70g左右的铁料中,包含了枪管、枪机、机匣、握把以及保险等一款手枪应具备的几乎所有部件。其结构很可能借鉴了勃朗宁M1900手枪,也就是中国人俗称的枪牌撸子。

▲FN M1900(枪牌撸子)

▲蜂鸟手枪和枪牌撸子长得很像
其中枪管采用常见的“8”字形,上方容纳复进簧及其导杆,下方则为发射子弹的枪管,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设计的尺寸较小,所以“蜂鸟”手枪的枪管实际上是由一小块钢材机加工出来,而枪管中也因为加工难度太大而没有膛线。

▲“蜂鸟”手枪的枪口特写,下方为枪管,上方为复进簧
枪管通过后方的一根螺钉与机匣连接,而机匣内则是其独立的枪机,采用自由后座式的原理完成退壳和推弹的动作,枪机的后侧还特意加工出了防滑纹,毕竟在拉动枪机时,使用者只能用两个手指捏住来完成。

▲就是这样式儿的
军武菌的黄金右手好不好看?
实际上,“蜂鸟”手枪由于体型太小,无需瞄准也无法瞄准,设计者也只是在枪机上加工出了一个V字槽,而并没有与之对应的枪口准星。

▲“蜂鸟”手枪的枪机两侧有防滑纹,
且中央有一”V”形槽
由于体型本就不比一根手指大出多少,所以扳机外自然也没有扳机护圈,使用者两根手指捏住枪支后,按压扳机进而释放平移式的击针打击枪弹底火。

▲“蜂鸟”手枪并没有扳机护圈,
否则手指头都伸不进去
虽然在击发结构上简化不少,但保险机构却并未被忽略,位于枪身右后方有一处保险杆,并且刻有“FEU”的保险状态指示,以及“SUR”的射击状态指示。

▲保险装置特写,此时为保险状态
为了降低加工难度,“蜂鸟”的握把和机匣其实是从同一块钢板上冲压出来的,但握把上却加装了塑料握把片,即便这个握把根本没法“握住”。
位于握把底部的则是弹匣突笋,用于固定插入的6发装弹匣,通过按压后方的突笋杠杆,则可以释放弹匣。

▲“蜂鸟”手枪的弹匣释放杆位于握把下方
由于“蜂鸟”手枪被设计的如此之小,那么也必然需要设计与之对应的“小”口径子弹,起初的枪弹被设计为2.7×9mm,由于尺寸过小,只能在一根黄铜棒上车出弹壳,再由一块白铜压制成弹头组装在一起。

▲图中的黄色子弹即2.7x9mm手枪弹,在其下方的是.50AE手枪弹
然而最终这枚子弹的初速仅仅只有200m/s,而弹头也只有0.2g,也就是说枪口初动能只有4J,仅能击穿10-40mm的松木板,而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你甚至会发现你打出一记直拳的动能,都要比这支手枪大出数倍。

▲军武菌用“蜂鸟”手枪双杀,
感觉威力还可以
后来为了改善这种威力过小的缺陷,弗朗茨·普凡拉又设计出了一种3×8mm的铅头手枪弹,但最终收效也十分惨淡。

▲3x8mm手枪弹对比2.7x9mm手枪弹
不过在20世纪初,这种小型的自卫手枪其实尤为受欢迎,“蜂鸟”手枪也只不过是其中较为有特色的一支,甚至逐渐流行在达官贵人之中,精巧的身材还受到了诸多女性的欢迎,出售时的包装盒外观精致,放在口袋或是手提包中十分方便。

▲“蜂鸟”手枪精致的包装盒
从1910年申请设计专利,1914上市销售,最终在1938年宣告停产,在这期间共生产了共1000支左右的“蜂鸟”手枪,如今则成为了世界各地收藏家的追求品。

▲展柜中的“蜂鸟”手枪
标新立异的手枪加上稀少的产量,蜂鸟手枪一枪难求。据传一支蜂鸟售价现在高达40000美金。在欧洲一发子弹就值75欧元,近600人民币,真是天价了。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