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沙特有史以来买的最值的武器了

这个梗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有读者要求评价一下这笔交易。笔者只能说:这个钱不赚白不赚,满足消费者需求,闷声发大财吧!

沙特给人的印象一向是“人傻钱多”,“钱多”就不用说了,重点说说“人傻”,这个“傻”主要体现在沙特对自身军力与军备建设没有一个总的指导思想:自己的国情是什么?自己面临的战略环境与假想敌是什么?自己的技术水平可以支撑什么样的高技术战争?这些考虑狗大户一概没有。

纵观几十年来沙特的军队建设,只有三个字“买买买”。或者说是“不买对的只买贵的”,看到西方有什么好的就买:看到M1坦克在海湾战争中大出风头就买了一堆,看到豹式/勒克莱尔坦克技术先进又是一阵买买买,看到F-15搞的鹰墙无往不利就买,看到EF2000居然可以语音操纵又买(感觉就是手办狂人要玩新款模型了)。总的来说,它的整个军队就是堆砌的结果,丝毫不考虑具体的战役与战术背景。

DF-3合同也是如此,按照现在的观点看DF-3实在是性能一般的武器装备,我军当时研发它的目标是打击第一岛链上的美军基地、日本本土与苏军在远东的兵力集结地,打击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核攻击,因为按照常规导弹的精度与威力而言东风-3实在是太一般了——投掷重量不足,CEP精度更是只有300米以上。这种情况下,只有装上核弹才能有效果。

拿它去打点目标肯定是没戏的,去打面目标基本上也就能当成一颗大炸弹吓唬吓唬别国老百姓,谁要是打算这样用这种武器去打常规战那基本上也是想瞎了心了。沙特当年想搞DF-3,一半以上的因素是眼瞅着宿敌伊朗居然搞到了飞毛腿,还跟伊拉克隔空互怼打起了导弹袭城战。实际上两伊之间的袭城战除了造成平民伤亡更加助长了对手的战争意志其战果乏善可陈,性价比相当之低下。


但是沙特看不到这一点,本着“敌人要有我肯定也要有”的心理四处求购中程弹道导弹。我们自然也是看到了这一点,以一亿美元一发的价格卖给他们30多枚,说得好听点是中东战略平衡的需要,说的难听点就是满足沙特的土豪心理——沙特弄到的DF-3到现在还没法自己运作,还得靠招聘某国的专家维护,真正做到了服务到家。所以说,这个消费者,这笔交易,其具体情况可见一斑了。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