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预料!乌克兰特种部队渗透到俄军后方,为何能屡屡袭击得手?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8月18日,包括国内《环球时报》、美国 "The Drive" 网站在内的多家媒体,就16日俄罗斯军队驻克里米亚半岛一处机场和一处弹药库,在同一天遭袭事件进行了报道。由于美国媒体发布的卫星图片比较清晰,前后对照并不困难,而且乌克兰和俄罗斯也针对此事进行了回应,因此,整件事情的大体脉络已经被勾勒出来。但由于在此之前曾出现过,俄军驻克里米亚半岛另一处机场发生多次爆炸,造成近10架战机损毁的惊爆事件,使得这一系列爆炸注定还会有后续。
▲《环球时报》的相关报道截图
8月9月下午15时许,俄罗斯海军航空兵萨基机场发生多次爆炸,从当时外界拍摄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来看,肯定对俄军机场造成了毁灭性破坏。而从事后美国媒体公布的爆炸前后卫星图片对比来看,俄海军航空兵在爆炸中损失了至少7架,最多11架苏-24M、苏-34战斗轰炸机,这意味着一支团级战斗单位已经失去了近半战斗力。尽管俄官方在爆炸后含糊其辞地表示,爆炸是由意外导致,但外界并不认可这种说法。因为在卫星图片上很明显出现了,三个直径超过20米、错落排列的大坑,彼此之间甚至还有建筑阻隔,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意外导致,必然有外界干预。而当时最有可能做下此事的乌克兰军队,又在官方声明中拒绝承认此事,惹得外界一头雾水,衍生了多种猜测。
▲9日在萨基机场发生的剧烈爆炸
不过,尚未等外界寻找到9号爆炸的真相,俄海军航空兵格瓦尔代斯科耶机场、占科伊弹药库,在16日又传出可能发生爆炸的消息。受到9日俄军机场确实爆炸,多架战机损失的影响,外界很快相信了新的消息。俄海军航空兵驻格瓦尔代斯科耶机场的20余架战机损失惨重,伊弹药库也损失不小的说法,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不过,随着 "The Drive" 网站公开了,大量关于格瓦尔代斯科耶机场的图片,外界惊讶地发现,其在传言发生爆炸的时间点后并没有出现明显受损痕迹,无论是停机坪、燃料库还是机库,在卫星图片中都完好无损,根本不存在又一次损失惨重的情况。
▲17日格瓦尔代斯科耶机场的卫星照片并无异常
不过,关于占科伊弹药库发生爆炸的消息,倒是得到了俄官方的认可,但由于俄方措辞一如既往的模棱两可,弹药库本身也是室内建筑,很难观察到内部损失情况,因此具体给俄军造成了什么损失目前不详。而就在外界猜测16日爆炸的原因时,来自乌克兰的高级军官匿名对美国媒体透露了消息,即这三次爆炸(包括未留下明显痕迹的格瓦尔代斯科耶机场)都是由乌克兰派遣的特种部队,在克里米亚半岛当地武装暗地支持下完成。而"The Drive" 网站则猜测,这些武装力量攻击俄军机场、弹药库的具体手段,应该是通过搭载炸药的无人机或者反坦克导弹之类的武器完成。
▲乌克兰军队装备的土耳其TB-2型无人机
自此,关于多起爆炸的种种疑问终于得到了较好的解释。事实上,在9日爆炸发生后,外界就曾猜想乌军是使用“海马斯”火箭炮、“圆点-U”近程弹道导弹袭击俄军机场,但又因为射程、精度等因素予以否定。而关于派遣特种部队渗透的可能也曾被提出来,毕竟这并不是非常罕见的手法,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登陆英军就秘密派遣特种部队,渗透到岛上的阿根廷军队机场,炸毁了阿军部署的大部分螺旋桨攻击机(剩下的几架螺旋桨攻击机,仍然对英军直升机造成了严重威胁)。但这种渗透的常规手法是潜入机场并安放爆炸物爆破,不可避免地会与守卫交手,即使最终能全身而退,守军的伤亡数字也注定不是小数目,与9日爆炸中俄军死亡人数很少的现实不符。
▲乌军装备的“海马斯”火箭炮很难引发这种爆炸
不过,当乌军是使用无人机或者反坦克导弹,在距离机场较近的有利地形掩护下,利用俄军机载弹药露天摆放的失误发起袭击,那么上述问题就能得到较好解释。而乌克兰官方在9日爆炸后否认是己方所为,在这种情况下也很好理解,那就是渗透进去的特种部队毕竟是处于绝对弱势,保密才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乌方希望继续干扰俄方找到真相,以保护这支小规模特种部队。事实上,在美国媒体曝出是乌军特种部队完成袭击的消息后,乌军高层发言人曾私下透露要对泄密人士追责的说法,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俄军苏-24M战斗轰炸机在第一次爆炸中损失惨重
纵观前后三次爆炸,俄方之所以损失惨重,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轻视了乌军可能的渗透行动,没有意识到乌军可能渗透到机场附近,然后使用近程武器袭击的可能。当然,俄海军航空兵弹药摆放不规范,在遭到袭击后发生殉爆也大幅增加了俄军损失,成就了属于乌军特种部队的战绩。不过,乌军的这种袭击之所以成功,是建立在当地有地下武装支持,并且俄军没有提防的基础上,在如今踪迹、手法已经泄露的情况下,再想完成类似袭击并带来可观战果,已经非常困难。更重要的是,如果乌军想要将这种战法,在其他没有当地武装力量支持的地域复制,实际上也不太可能。
▲乌克兰军队装备的M-777型榴弹炮已经“泯然众人”
换句话说,乌军特种部队确实出其不意对俄军航空兵造成了重创,但这种模式不太可能成为普遍情况。与当初美军M-777型榴弹炮、M-142“海马斯”火箭炮,在投入战场初期表现出色,被特意针对后逐渐“泯然众人”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在这种一闪而过的小插曲过后,双方的主要关注方向,仍然要集中在正面战场。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