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17个军组成的第一野战军,两位军长是上将,五位军长是军区司令
解放战争时期的四大野战军,编制人数最多的是第四野战军,编制人数最少的是第一野战军。要知道,在1949年2月第一野战军刚刚成立的时候,部队总人数约15万。还好就在同年四月份,上级将第18兵团,第19兵团调归第一野战军。这样一来,一野大军在数量方面,达到约30万大军。
第一野战军人数虽少,但却是人才济济,出了不少大人物。就比如在建国后,担任过副总理职位的,就多达七位。野战军司令员彭总,19兵团政委罗瑞[qīng]。还有王震,余秋里,耿飚,康世恩等了不起的大人物,都是来自第一野战军。
第一野战军确实出了不少牛掰的人物。与此同时,第一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部队编制共下辖17个军,从数量上来看,超越了第二野战军(拥有常规作战部队是九个军),甚至超过了第三野战军(拥有的常规作战部队是15个军)。其实,第一野战军下辖的17个军,有好几个军的编制人数,未达到一个军的标准建制,可能只有一万余人。
虽然,有几个军的人数,还没有达到一个军的编制。但是,第一野战军下辖的17个军,每一个军,都有一位军长。那就是意味着,在解放战争时期,有17位战将,曾经都担任过第一野战军的军长。
第一野战军的17位军长,在建国后,并不是全部都获得了军衔。比如第五军军长列思肯,在建国后的1955年,就没有获得军衔。其实,关于第五军军长列斯肯的资料很少,只知道,后来他迁居苏联,至于结局如何不得而知。
第四军军长王世泰将军,是属于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但有点遗憾,他在建国后也没有军衔,主要是因为王世泰投入地方建设事业,因此与军衔擦肩而过。不过,该军的第二任军长张达志被授予中将军衔,同时,还是兰州大军区的首任司令员。成为1955年,十二大军区司令员之一。
第九军军长赵锡光是国军起义将领,后被编入第一野战军。在他加入人民队伍后,就投入新疆的建设事业,不过有点小遗憾,在1955年10月赵锡光因病逝世,所以他也没有军衔。
独立第二军,第三军也都是由起义部队改编而成的。第二军军长是马惇靖,他是西北军阀马鸿宾之子。在1949年,同父亲马鸿宾一同起义,加入人民队伍,为宁夏地区的解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马惇靖在建国后,投入地方建设事业,因此也没有获得军衔,1972年病逝兰州。
独立第三军军长是蒋云台,他是陕西定西蒋家堡人。在第一野战军解放大西北的过程中,蒋云台见蒋介石大势已去。于是在1949年12月率领部队起义,加入人民队伍。随后这支部队,被整编成独立第三军,蒋云台任军长。不过,他在建国后也没有被授予军衔。
这样看来,第一野战军的17位军长,就有五位军长没有军衔。剩余的12位军长在建国后,都获得了将衔,不同的是第19兵团第65军军长邱蔚将军是少将军衔,其他九位军长都是中将军衔。然而,第一军军长贺炳炎,第七军军长彭绍辉两位独臂虎将,因对西北地区的解放,以及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这两位军长,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同时,获得军衔的12位军长,在建国后的1955年,还有五位军长,担任过大军区司令员的职务。在1955年,第一军军长贺炳炎,第四军第二任军长张达志,分别成为成都,兰州军区司令。继他们二人之后,第三军军长黄新廷,第63军军长郑维山,第64军军长曾思玉,后来都担任过大军区司令员的职位,成为守卫一方的大军区司令。
总结:由17个军组成的第一野战军,在建国后,有两位军长是上将军衔,有五位军长是大军区司令员。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