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科技建设完整、先进、安全的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
5632

建设完整、先进、安全的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

媒体滚动2023-05-26 15:27:550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为纺织行业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目标方向。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和必由之路,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实体经济部门,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意义重大。启动“行动纲要”研究编制工作

中国纺织工业与新中国共同成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工业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人民属性。产业的价值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中国纺织工业是激活人力资源的重要力量,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开放发展的重要力量。

孙瑞哲介绍,纺织行业在保障经济平稳开局中作出重要贡献。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减弱,我国经济开始逐步恢复,但内生动力不强、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困难挑战之下,纺织行业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恢复常态化运行的重要力量。一是生产总体平稳,从生产来看,行业综合景气明显回升。二是消费逐步回暖,一季度,纺织品服装内销市场线上线下销售同步实现较快增长。三是出口降幅收窄。四是效益改善承压。

“面向未来,服务大局。”孙瑞哲介绍,中国纺联已启动《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研究编制工作。未来要建设的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融入时代大势、立足中国实际、美化人民生活、服务全球发展的产业体系,是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

孙瑞哲表示,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包括以下几大方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先进制造能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产品创新实力;创新引领、人才完备、资本融合的发展动力系统;大中小融通、产业链安全、集群化布局的产业组织形态;环境友好、社会和谐、治理完善的产业发展环境;协同优势明显、战略支撑强劲、消费引领突出的产业应用生态。

聚焦五方面重点落实七大行动

“构建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落实七个重点行动。”孙瑞哲指出,一是推动全球行业进步的纺织科技行动;二是突出文化引领的纺织时尚升级行动;三是纺织绿色制造和履行社会责任行动;四是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纺织人力资源保障行动;五是促进东中西部协调的纺织区域融通发展行动;六是保障产业安全高效的国际供应链提升行动;七是数字经济和纺织行业深度融合发展行动。

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解决当前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计之深远的必然要求。为此,孙瑞哲提出以下五方面建议:

一是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质量是硬指标、硬实力。行业要加大基础前沿、关键技术的创新投入,持续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强化规模优势与体系优势。

二是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洋。“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行业的发展要立足产业实际,尊重产业规律,不能“好大喜功”“喜新厌旧”。要摒弃侥幸心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守正创新,固本培元,加强材料创新、制造创新、设计创新,在强化传统优势中构建产业未来。

三是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产业融合发展,资源互通互联,可以提高产业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整个生态的能力。制造与服务环节是有机的整体,要推动先进制造同高端服务共生共荣。要坚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三次产业融合中构筑未来产业。

四是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传统产业是整个经济的基本面、外贸出口的主力军、劳动力就业的主阵地。“去工业化”的道路走不通,要遏制过早、过度、过快“去制造化”苗头。坚持提升产业根植性,提升内生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五是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现代化与国际化息息相关,要深化国际产能合作与创新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形成创新驱动、市场拉动、资本带动的发展合力,推动开放体系下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平衡。

“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天高海阔的全新事业,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让我们踔厉奋发、携手前行,高质量打造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孙瑞哲说。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