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星舰”爆炸,先不要取笑,其中的意义恐怕更加深刻!
《军武次位面》作者:XY156

有人问:“地上还有那么多问题还没解决,为什么要搞航天?”那么正在安徽合肥举办的中国航天大会上两家特殊的民营企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以此为标志,2016年开始4月24日成为“中国航天日”,而今天正是中国第八个航天日。此刻,国内外知名航天领域专家和学者正汇集在中国航天大会上,探讨航天发展新格局。

▲中国航天梦开始的地方
有意思的是,本届大会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身影——海澜之家。
就在昨天海澜之家和东方空间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海澜之家作为国民服装品牌自不用说,签署协议的另一方东方空间大家可能不了解,东方空间是一家从事运载火箭和新型空天运输设计制造的“独角兽”公司。

东方空间在大会上公布了自研首型火箭“引力-1号”,在今年下半年“引力-1号”将身披海澜之家蓝白标识涂装发射升空。

▲身披海澜之家蓝白标识涂装的引力-1号亮相2023中国航天大会
东方空间联合创始人、联席CEO姚颂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梦想是让航天走入生活,‘引力-1号’将大幅降低我国商业航天发射成本,为我们的梦想之路奠定基础。”
至于为什么海澜之家作为男装国民品牌要参与航天,海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立宸称:“作为男装国民品牌,海澜之家也一直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我们会继续坚定支持中国航天事业、中国商业航天。”
民间力量助力航天
谈起航天话题,这几天绕不开的话题一定是马斯克的星舰爆炸。4月20日,Space X研发的最新一代运载火箭星舰发射,三分钟后星舰超重型推进器分离失败,在高空发生爆炸,30亿美元打了水漂。

▲星舰爆炸
星舰爆炸后很多人嘲笑马斯克,但事实上马斯克的Space X作为一家民间公司已经为美国航天工程注入了太多力量。
2002年马斯克创立Space X,目标是降低太空运输成本进行火星殖民。依靠可怕的成本控制,Space X开发出猎鹰系列运载火箭和龙系列运载飞船,用于运送荷载到近地轨道。截止2023年4月19日,光猎鹰9号和猎鹰重型火箭已经完成了几百次发射任务。
不仅如此,2019年起Space X开始建造庞大的低轨网络卫星星链系统,目前星链在轨卫星已经超过3500颗,在俄乌战争中出尽风头。

在Space X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基本事实——航天领域从前靠国家大包大揽的发展模式已经发生改变,民间商业航天力量正在成为助推航天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也就是说未来必将是“全民航天”的时代。
我国航天领域现在面临着“星多箭少”的局面,也就是说我们目前有旺盛的发射需求,但缺乏成本低廉、效率高的发射运力,缺箭正制约着中国卫星大规模部署,而商业航天在成本和效率上拥有天生的优势。
咱们前文提到的东方空间就是一家类似Space X的民间商业航天力量。东方空间成立于2020年,以探索航天技术发展新范式,拓展人类边界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商业航天服务商,让每个人都能完成航天的梦想。

此次在中国航天大会上亮相,印有海澜之家涂装的“引力-1号”火箭,就是东方空间对“星辰大海”的第一次探索,引力-1号将于今年下半年在海上完成首飞。
别以为引力-1号是东方空间的“第一箭”,就认为它技术落后。事实上引力-1号作为首创的全固体捆绑式运载火箭,已经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了。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了6.5吨,比之前欧航局的织女星C的2.2吨大了小三倍。可以说引力-1号是目前国内商业航天领域极少数能满足大规模卫星组网的商业火箭。
相比于两年前民营航天企业火箭只有300-500公斤的运力,已经有了飞跃式进步。

▲此前最大固体运载火箭是这位
以后就是引力-1号了
而且东方空间的第二型“引力-2号”大型可回收液氧煤油火箭已经完成了方案论证,预计2025年完成首飞。引力-2号以极致性价比、高轨发射、可回收为主要特点,而且把运载能力提高到15吨(和长征7号运载火箭同一量级),成本降低到马斯克的猎鹰火箭水平,届时将能够满足大型卫星组网和中高轨道发射需求。
紧接着是预计2030年发射的“引力-3号”新型重型运载火箭,运载能力提高到30吨,具备载人飞行要求,届时将推动运载火箭大众化、航班化。

回到开篇的问题:地上还有那么多问题还没解决,为什么要搞航天?
1492年,哥伦布奉西班牙女王的命令,率领3艘战舰90名水手在海上漂泊两个月以后踏上了一块陌生的大陆,当哥伦布的皮靴踏上新大陆的那一刻起,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始了,欧洲文明开启了他们的黄金时代。
而大气层外的太空,是人类最后一块新大陆,谁先能将脚印踩在深空里,谁就掌握着未来的世界话语权,大航天时代的帷幕已经拉开了。
在即将到来的大航天时代,需要国家层面引领,需要民间力量群策群力,需要更多东方空间这样商业航天企业,更需要像海澜之家一样广大的中国航天“伴飞者”。
流行文化是实力的一部分
相信每一个我们的读者都记得下面这张海报。

1986年电影《壮志凌云》上映,整部电影下来主演汤姆·克鲁斯身上几乎穿的都是同一件飞行夹克。
穿着飞行夹克的汤姆·克鲁斯和F-14雄猫战斗机是八九十年代最经典的荧幕飞行员形象。上面这张海报一度被称为最有效的征兵广告,这件飞行夹克也成为经典,影响了几代人。同时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军事力量也是世界上独一档,有句调皮话这么讲:“世界上头号空中力量是美国空军,第二是美军海军,第三是美国国民警卫队。”

流行文化本身就是实力的一部分,强大的实力才能衍生出繁荣的流行文化,流行文化则会反哺赋能相关行业。这几年NASA联名服装在风靡世界,也印证着美国依旧是一个航天强国。
近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天宫空间站完成主体构建,2024国际空间站退役后,天宫将会是唯一在轨空间站;嫦娥探月工程完成环绕着陆两大探索使命,实现首次软着陆月球背后和巡视的壮举;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走过4.5亿公里抵达火星...

中国毫无疑问已经是一个航天大国,同样我们也应该成为航天文化大国。事实上,海澜之家很早之前就在做这件事了。
2021年,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登陆火星,中国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当时美国登陆火星成功后,NASA和耐克宜家联合推出一系列联名产品,引起轰动。同样,中国着陆火星,我们也应该有自己航天文化产品,致敬中国航天的伟大壮举。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当时海澜之家就怀着“做中国人自己的航天联名”的信念,和中国航天携手,联名推出了中国航天·太空创想联名系列服饰,通过将宇航员、火星任务、火星车等航天元素转换为服饰语言,用刺绣印花等工艺,描绘在方寸服饰之间。以此致敬每一个默默奉献的航天人,创造了属于我们的时代记忆。

▲“中国航天·太空创想”系列联名服饰
而昨天海澜之家和东方空间的此次战略合作,又是一次新的尝试,足以见海澜之家为中国航天强国梦添柴加火的信心,和作为国民品牌的情怀和担当。

▲涂装海澜之家的引力-1号火箭将在今年下半年在海上完成发射
作为一家根植于本土的国民品牌,海澜之家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一直流淌在企业血脉中,这就是海澜之家愿意下功夫去做中国航天事业伴飞者的根本原因。海澜之家承诺将继续和东方空间一道,为梦想添柴加火,未来让每个人都能实现航天梦想。

更难能可贵的是,海澜之家看到了世界航天产业即将进入“全民航天”的趋势,认识到民间力量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助推作用,这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
1981年9月,苏联和华约集团集结五十万重兵,在波罗的海沿岸举行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整个西方世界都在苏联的威慑之下瑟瑟发抖。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星期一战争爆发,到了星期五,苏军的坦克就能开进巴黎。

▲ “西方81军演”名场面
无边无际的钢铁洪流
一年之后,1982年,一份名为《“高边疆”研究报告》的文件被呈上了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的案头。这份报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开拓、利用宇宙空间的总体构想。又过了一年,1983年,为了从更高维度和苏联进行对抗,以“高边疆”计划为先导,美国开始了“星球大战”计划。
如今,全球商业航天搞得如火如荼,美国星链计划的数万枚卫星都在焦急地等待发射;各个航天大国的太空旅游、太空制造业、太空互联网等等产业也都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布局,和大航海时代欧洲西海岸热闹的港口何其相似,大航天时代已来。

地心引力可以拽住我们双脚,但拽不住中华民族飞天之梦。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中华儿女的飞天梦延续已有千年。我们需要更多像海澜之家、东方空间这样的民间企业加入进来,一道把中华民族的梦想变成现实,从波澜大海,奔赴浩瀚苍穹。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