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证实:“爱国者”击落俄军高超音速导弹!展示残骸却露馅了?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
当地时间5月6日,乌克兰空军正式对外宣布,在5月4日夜间、5月5日凌晨基辅地区防空作战中,乌军使用西方提供的“爱国者-2”型地导,击落了俄罗斯空天军发射的一枚X-47M2“匕首”高超音速飞行器。

消息传出,各路乌友们弹冠相庆,认为既然有了乌克兰官方背书,按照“乌克兰官方公布的信息一定是准确的”定律,那么乌军防空部队使用“爱国者”击落匕首应当鉴定为真。

随后,美国国防部也出来宣布了这一消息,指称乌军使用“爱国者”击落匕首的消息属实,这下乌友们底气更足了——有乌克兰军方消息,有美国国防部背书,那“爱国者”击落“匕首”的消息还用得着质疑吗,“匕首”就是一个俄罗斯的工业垃圾就对了。

一片欢欣鼓舞之际,乌克兰在5月9日前后,特地在基辅搞了一个展览,庆祝自己的防空部队击落“匕首”大捷,给美国人提供的“爱国者”导弹大唱赞歌。展会上展出了一大堆所谓的击落“匕首”的残骸,但是这不展出还好,一展出之后大家的质疑声音反而更大了。

展会上展出的“匕首”残骸大多数都是碎成渣渣的一些零部件,唯一一个还算能够看出点模样来的,就是咱们之前提到的那个“混凝土水管”。从公开照片来看,这个残骸还真的不是一个“混凝土水管”,确实是一个导弹弹体/航空炸弹弹体模样的东西,之前被人拍到的破洞,也确实位于弹体头部。乌克兰人也确实在这个玩意儿的底下,标注了“X-47M2 Kinzhal(匕首)”的字样。
为啥说这玩意不像匕首
但是,光凭这个弹体,完全不足以证明它就是“匕首”,相反,证明它不是“匕首”的理由反而更多了,从正面论证的话:
基辅市长克里琴科亲自来介绍“战果”

首先,这个弹体的外形和“匕首”完全不同。之前一些人认为它是“匕首”,认为它的头部类似于混凝土的结构,是“匕首”弹体头部用于防热的热解碳外壳。当然了,这种说法本身就不够严谨,有意忽略了这枚弹体的头部锥角和“匕首”导弹头部大相径庭、外形完全对不上的特点。毕竟,如果是防热外壳的话,必然位于弹体外部,既然是弹体外壳,那么它的外形就必然和“匕首”能对得上,最起码你的弹头锥角,弹头曲线差的不能太多。
残骸与匕首对比图

之前的那张照片还看得不太清楚,现在乌克兰人公布的照片上看得一清二楚,这个所谓的“热解碳外壳”,外形和“匕首”导弹没有一处相似之处。弹头锥角对不上,弹头曲线对不上,弹头外形跟“匕首”更是八竿子打不着边,这事情很显然就尴尬了。
乌克兰发挥想象力绘制的匕首战斗部图

其次,这个所谓的弹体不像典型的战术导弹战斗部。一些支持乌克兰击落“匕首”的人倒是没有承认这是“匕首”导弹的弹体或者弹头,而是认为这是“匕首”导弹内部的战斗部部分,这样可以规避它的外形跟“匕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尴尬状况。但是,问题又来了,导弹战斗部真的长这样吗?幸亏大伊万手里有一些2018年第十二届珠海航展上拍摄的导弹战斗部照片,上面有反舰导弹战斗部、防空导弹战斗部、空面反坦克导弹战斗部等,这些战斗部的共同特点大伊万看了照片之后总结了一下,包括有如下几个特征:
匕首的“亲戚”9M723的战斗部结构图

对于一些直径较小的战术导弹来说,导弹战斗部往往直径和弹体直径相当,直接作为弹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段组装。但是如果战斗部直径和弹体直径不相等的话,则往往在战斗部的前、后两端设置多个突耳,作为安装和固定边与导弹弹体进行紧密固定;导弹战斗部外形没有定规,但是一般来说以圆柱体居多,就算是反舰导弹的半穿甲战斗部,也多使用比较钝的头部,这样可以较大地节约弹体内部空间,提高战斗部的装药效率。当然,如果是一些特种战斗部,比如离散破片战斗部、空心药罩破甲战斗部等,外形则比较特殊。

作为对比,乌克兰拿出来的这枚所谓的“匕首”导弹战斗部,直径明显达不到“匕首”导弹的直径。毕竟“匕首”导弹直径在一米左右,这个战斗部直径也就几十厘米,这意味着它应该是包络式而不是整体结构式战斗部。而这个包络式战斗部,在战斗部的两端并未发现任何凸耳结构,用来作为固定战斗部的用途。只在弹体中段有两个类似于凸耳的洞,且在弹体的另外一侧,并未发现这种凸耳。

这种设计就非常迷惑,如果要将战斗部紧密固定在弹体内部,从受力结构上当然是位于弹体前、后两端的固定点固定效率最高,受力条件最好。且这种安装边、固定凸耳必然会设置有多个,甚至有可能使用整排铆钉环状铆接在弹体上,怎么可能一个弹体上只有两个固定凸耳,甚至在对角线方向都没有安装边和固定点呢?
乌军展示的到底是啥?
从正面论证的角度,论证这枚弹体就是“匕首”导弹弹体或者“匕首”导弹的战斗部显然有诸多不合理之处。而如果从反面论证来看,这个所谓的战斗部如果解读为其它东西,那么反而非常合理:

比如这个弹体头部,只有一些侵彻式弹体,或者混凝土结构的惰性弹药,才有可能出现弹体头部使用了混凝土的情况。又比如,它位于弹体中部的两个可能安装有凸耳的洞,只有航空炸弹或导弹才会有这样的结构,在弹体中部设置两个挂耳,用来挂在战术飞机的导发架上。因此,这枚所谓的“匕首”导弹弹体或者战斗部,有人就提出来,它根本就不是“匕首”高超音速飞行器,而是一枚普通的战术导弹或航空炸弹、还有可能是惰性弹药。

大伊万的观点呢?其实大伊万也对照着这张照片看了,咱自己的解读是这是一枚俄罗斯空天军的BetAB-500ShP型反跑道侵彻式弹药。从外形来看,BetAB-500ShP型侵彻式弹药就采用了这种典型的圆锥体加圆柱体外形结构,弹体圆敦敦,在中部设置有两个弹体圆洞用来安装导弹挂耳,在弹体后部则安装有多个火箭助推发动机用来增加航空炸弹触地速度。


炸弹引信设置在弹体尾部,同时通过电气线路等与载机连接,在火箭助推发动机和弹体后,还另外设置有一个长度在80厘米左右的减速伞舱。在航空弹药抛离机体之后,首先拉出减速伞稳定姿态,避免弹体出现进动和章动,随后抛离减速伞舱,火箭发动机点火助推令弹体接地引爆。

这枚航弹弹体全长2.3米左右,但是在抛弃了减速伞舱之后弹体长度仅有1.5米左右。以扶着它合影的基辅市长克里琴科的身高来说,克里琴科身高1.99米,那么肩部高度大概在1.7米左右,在站直的情况下,这枚弹体大概到克里琴科肩部以下10到20厘米的地方——正好和BetAB-500ShP这1.5米的弹药主体长度基本上对应上了。

同时,BetAB-500ShP作为一枚反跑道侵彻式弹药,其弹体头部使用了硬度较高的材料,有说是使用了铸钢外壳的,有说是使用了高标号混凝土外壳的。但是,无论是哪种外壳这结构都相当厚实,而且由于该弹的引信位于弹体后部,弹体头部没有任何电子或机械式结构。

这也正好和照片上反映出来的、这枚弹药头部跟个混凝土水管一样、看不到任何电子或机械设备、没有引信或制导设备的情况对应上了,因为BetAB-500ShP的头部根本就没有这些东西,都在弹体后边呢。
破案了
所以这么一对应,大伊万认为,乌克兰军队击落的这枚所谓的“匕首”,一些乌克兰爱好者们信誓旦旦的说这是“匕首”导弹的弹体、这是“匕首”导弹的战斗部云云,其实这就是一枚由俄军前线轰炸机携带的侵彻式航空炸弹的残骸。
所谓的“匕首”残骸图片在外网被不少网友的嘲笑

具体是怎么弄来的,头部怎么被打了这么大一个洞,咱们暂且蒙在鼓里。目前,唯一能够搞清楚的就是,这枚“匕首”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残骸其实跟“匕首”高超音速飞行器,没有一毛钱关系。

至于还有一些人认为的,说乌克兰官方公布的消息肯定是真的,美国证实的消息肯定是真的,这咱都不想反驳了……这冲突都冲突一年了,连乌克兰官方是编造假捷报的老手都看不出来,我看这也就别关注俄乌冲突了。

至于美国,一些人认为美国肯定会检查乌克兰给的残骸,肯定会检查乌克兰的发射数据,美国的情报肯定是严谨的。那这些人就没有想过,美国有没有可能给自己脸上贴金,好让“爱国者”导弹更好卖?这种无条件信任美国,信任乌克兰的行为,咱愿意称之为一种信仰,别的就不多说了。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