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展观察:流量焦虑下的彷徨与坚定
4月25日开幕的2024北京国际车展,变成“流量明星”们的“秀场”。
身穿绿色上衣的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是车展上最受关注的男人。
雷军不仅为小米汽车站台,还忙着与王传福、李斌、李想等一众车企大佬社交。每当他在车展现场走动,总是被人流包围在中间,一群人高举着手机和摄像机,跟随着人群中心的那一抹抢眼的绿色。
另一位在车展期间登上热搜的,是被调侃为车展“最老车模”的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他爬上猛士917的车顶的照片被广为传播。
当然,雷军的高流量,无法抵消外界对于小米SU7“山寨”保时捷的印象;周鸿祎直播、爬车顶、拍卖迈巴赫的一系列行为,对其投资的哪吒也难以带来销量转化。
“周红雷绿”,为北京车展带来了“破圈”的流量。但似乎,也让车展变了味。
对流量的追逐,背后折射的是,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时代看似一片繁华的背后,中国汽车行业在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战”愈演愈烈之下的焦虑与彷徨。
但作为全球最大的车展之一,北京车展并非只有“周红雷绿”。
在很多车企高管看来,追逐流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坚守初心。要“卷流量”,更要“卷技术”、“卷产品”。
本土企业更期待通过车展的大舞台向世界展现中国汽车;“蔚小理”和华为小米,在新一轮的竞争环境下,仍然需要证明自己的路径和商业潜力;跨国车企仍然愿意在中国市场发力,转变思路拥抱更多中国力量。
时隔四年重启的2024北京车展,仍然扮演着行业风向标的作用。当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即将突破50%的临界点,各大车企面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力的方向更加坚定,更加热辣滚烫。
四方争雄
伴随着小米汽车加入战局、华为朋友圈的不断扩大,中国汽车行业的格局逐渐演变成四股力量的混战:传统的跨国汽车集团,由吉利、长城、比亚迪及国有车企组成的本土老牌力量,“蔚小理零”等造车新势力,以及华为、小米所代表的跨界公司。
小米、华为自带的“泼天”流量和品牌光环,让汽车行业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大的流量焦虑。
在本届北京车展上,最受关注的话题便是,在流量战和价格战持续加剧的背景下,车企究竟应该如何应对?
“流量肯定重要,但用户还是因为产品才买你的车,不是因为流量,这个还是要回归产品和服务的本质,蔚来一直关注的是产品、技术、服务,这是真正长期的竞争力。”4月25日,蔚来创始人、CEO兼董事长李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虽然华为的体系竞争力强,小米的流量非常高,但是我们最后还是要回归商业的品质,用户喜欢我们,为我们的服务买单,就不用担心,我们对自己的方向和核心能力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李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则认为,流量确实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但并非破局的唯一路径。他主张理性看待流量,既要重视短期流量的获取,更要关注长期流量的打造。
朱华荣认为,新汽车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下半场,即智能化和“生死战”阶段。
“长安不怕‘卷’,我认为‘卷’是正常的市场经济现象,只有‘卷’或者激烈的竞争,才能让整个行业回到良性竞争轨道上去,实现良币驱逐劣币。”朱华荣说。
虽然,从“蔚小理”到余承东、雷军,汽车行业的流量效应突显。但在业内大多数人来看,汽车行业的比拼最重要的仍旧是产品、技术、品质和服务等。
终局未定,当汽车行业进入智能化下半场,四方争雄的局面将让汽车行业的竞争变得更加精彩,而行业也将在竞争与进步中重新洗牌。
走向世界
在2024北京国际车展上,充满着大量外国面孔。
大量全球汽车及汽车产业链人士来北京观展,主要是想看到中国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的新变化。这体现了中国行业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在全球发展的领先性。
同时,也有不少中国车企,将国外的经销商及合作伙伴请到北京,持续扩大中国汽车全球竞争力,展现中国汽车的技术自信和产品自信。
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行业发展大趋势下,中国在去年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并且前景广阔。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世界汽车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品牌的共识;随着中国汽车进入全球化新时代,中国自主品牌的强大,让中国车走向世界,成为新的趋势。”长城汽车总裁穆峰表示。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国内市场是存量竞争的市场,中国品牌只有走出去,才有望继续提升销量规模。”
在穆峰看来,中国不仅仅是全球最大的车市,也吸聚了全球顶级的产业链资源。在中国雄厚的产业链中,长城汽车以品类创新,引领发展,不仅获得了本土的成功,更拥有全球发展的实力。
作为一个海外销量撑起“半壁江山”的全球化品牌,奇瑞则在本次北京车展还邀请了来自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约3000名外宾。
2023年,奇瑞集团汽车年销量188万辆,其中出口汽车达94万辆,同比增长101.1%,产品已销售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就在车展前夕,奇瑞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宣布落户西班牙,成为首个在欧洲市场实现“本土化”生产的中国自主品牌。
“我刚刚从欧洲回来,在与海外合作伙伴的交流中,深刻感受到中国企业和海外伙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中国汽车正在用新技术、新平台、新合作为全球用户创造新价值。”谈及中国汽车“出海”,奇瑞汽车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本届北京车展中表示,融入全球市场,不只是销量要上得去,品质和服务更要站得住,和全球合作伙伴们一起,构建开放创新的新生态,做大合作共赢的“朋友圈”。
拥抱中国
跨国车企的高管和研发人员大多表现出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好奇,巨头们也在重新评估对中国市场的战略。
虽然传统豪华品牌在豪华纯电动汽车市场目前略显失意,但BBA仍然不愿失去在共同的全球第一大市场继续保住市场地位的机会。
奔驰将纯电动G级车的全球首秀选在北京,体现了奔驰对中国纯电动市场的重视;宝马方面,BMW新世代概念车中国首秀,还有新纯电动BMW i4全球首发,MINI首款纯电动跨界车型MINI ACEMAN在本届车展上带来全球首秀,此外宝马还宣布了沈阳200亿新投资的计划;奥迪则希望通过PPE平台的首款纯电动车Q6L e-tron重回高端纯电的赛道。
席卷全球的智能化浪潮正在重新刷新国外消费者认知,日系汽车品牌侧重于与中国科技公司在智能化领域展开合作。
本届车展上,日产汽车与百度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开展在人工智能与智能汽车领域战略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本田在车展前也公开了与华为、宁德时代等中国供应商的合作,并表示本田会以开放的姿态,在先进技术领域积极与中国优秀的专业厂家进行合作。
此外,丰田官宣和腾讯的合作也引起关注。据悉,丰田与腾讯在去年正式启动合作,以大模型、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核心,双方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合作。
如果说中国企业在车展上展现了中国汽车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自信,跨国车企们则表达了拥抱中国本土力量、持续加码中国市场的决心。他们或许无法像本土企业那样躬身进入流量战的漩涡中,但可以肯定的是,跨国车企在中国智能化、电动化的战略布局会更加坚定。
(作者:左茂轩 编辑:张明艳)
责任编辑:张迪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