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军、胡衡华和朔尔茨见面,背后有几个重要关键词
来源:北京青年报
撰文丨余晖 董鑫
4月14日至1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他担任总理以来第二次访华,也是外访天数最多的一次,还是今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
这两天,他先后到了重庆、上海。4月14日下午,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会见了朔尔茨一行。
朔尔茨在沪渝两地的行程,有几个重要关键词。
为何要去重庆和上海?
朔尔茨此访是在一系列复杂的背景下展开的。
德国政府去年7月发布“中国战略”文件,提出“系统性竞争”等内容,一度为中德关系蒙上阴影;欧盟主张对华“去风险”并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也为朔尔茨此行带来影响;德国经济疲软乏力,正在从原先的优等生变为差生。
有德国媒体指出,此次总理之行将事关德国的未来、经济、就业等。
此次朔尔茨来华,先后到了重庆和上海。
重庆和上海,都通过中欧班列与德国相连。
在德国杜伊斯堡港,抵达这里的所有中欧班列中,渝新欧线路开行数量、运送货值最多。渝新欧德国分公司还在此建立了一个海外仓,这是中欧班列中唯一拥有产权的海外仓。海外仓距离杜伊斯堡港仅3分钟车程,货物在此仓储可迅速分拨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在德国汉堡港,2021年,首班“中欧班列—进博号”就是从这里出发开往上海,班列上装载了智能真空喷射冲洗系统、电机零件等参展展品,是进博会展品首次坐中欧班列直达上海。
4月14日下午,袁家军、胡衡华会见了朔尔茨一行。
袁家军说,重庆地处中国西部,是一座山城江城、超大规模城市,工业门类齐全,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发展潜力巨大。
他提到,我们愿以总理阁下此访为契机,深化双方物流、产业、文化等领域合作,为中德关系发展贡献重庆力量。
朔尔茨说,德方愿继续深化与重庆的友好交往,持续加强在经贸物流、技术创新、新能源、医药化工等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双方合作迈上新台阶。
“经济”
从朔尔茨此行的行程安排和代表团成员组成来看,他访华的一个重要关键词是“经济”。
从行程安排来看,朔尔茨访华有“两天的经济活动,一天的政治活动”。德国电视一台评论称,朔尔茨此访的优先事项很明确:经济问题放在前面。
从代表团成员组成来看,此次朔尔茨携环境、农业、交通3名内阁部长作为代表团成员一同访华。此外,由多个重量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组成的经济代表团也随同来华。
一个背景是,多年来,德国一直是中国在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发布的报告,2022年,中国连续7年蝉联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2002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德国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德国在华主要投资领域为汽车、化工、发电设备、交通、钢铁、通信等。
据外媒报道,为进入此次访华随行的经济代表团,德国企业界的报名非常踊跃。最终拿到“登机牌”的都是各行业巨头企业的高管,包括:
西门子公司首席执行官博乐仁、梅赛德斯-奔驰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宝马公司董事长齐普策等。
4月14日,袁家军、胡衡华还与到访的德国经济代表团举行了会谈。据《重庆日报》报道,会谈中,发言者包括:
西门子股份公司、福伊特集团、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巴斯夫集团、蔡司集团、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敦豪集团、易欧司股份公司、宝马集团、拜耳集团、默克集团等11家德企的董事会主席或CEO。
袁家军在座谈中说,长期以来,德国企业踊跃来渝投资兴业,双方在汽车产业、先进材料、数字经济、现代物流等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重庆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德良好合作和外资企业的积极参与。
“汽车”
“汽车”也是此次朔尔茨访华的关键词。
一个背景是,当下,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形势下,德国车企正在寻求转型,而中国通过长时间努力,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聚集地和智能汽车产业创新高地,吸引着德国车企在华投资和建设进一步扩大。
央视在4月15日的一则报道中提到,去年起,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发起所谓的“反补贴”调查,中德电动汽车合作却“逆势而上”。
此次访华期间,朔尔茨表示,德国市场欢迎中国汽车。他强调,欧洲市场必须与中国汽车展开开放、公平的竞争。朔尔茨还说,当年日本和韩国汽车进入欧洲市场时,民众曾担心日韩汽车将征服欧洲市场,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
在重庆和上海期间,朔尔茨分别去了两家企业参访。第一家是中德合资企业——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德国博世集团与庆铃汽车集团合资成立的公司,公司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的生产基地在2023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
截至2023年底,重庆已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6辆。现在,每天有上百辆满载货物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成渝两地往返,其中氢动力模块超过9成都来自于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
朔尔茨参观了该公司研发生产的多款氢动力产品以及氢燃料电池解决方案,并现场体验了氢动力模块装配环节。
此外,朔尔茨一行还前往一家德国企业——科思创。
科思创是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产商之一,前身是德国拜耳材料科技。中国是科思创最大市场之一,该公司在2001年起就开始建设上海一体化基地,现已成为科思创全球最大的综合性生产基地。
2023年10月,科思创宣布其全球首条物理回收聚碳酸酯专用生产线在上海一体化基地正式投产,以满足市场对消费后回收再生塑料日益增长的需求,主要覆盖电子电器、汽车和消费品等应用领域。
人文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人文交流也是朔尔茨此行的关键词之一。
在重庆期间,朔尔茨来了一场“City Walk”。从魁星楼的“网红天桥”漫步到解放碑,又一直走到罗汉寺,朔尔茨足足走了23分钟。
在重庆的最后一站,朔尔茨还去往了江北嘴江滩公园,与重庆大学光电学院徐溢教授团队在此见面,详细了解重庆大学光电学院与德国库特-施瓦伯测量与传感器科技研究所(KSI)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即可对水污染物进行监测的芯片。
朔尔茨还戴上了红色的激光防护镜,用移液器将样品注入带电粒子荧光检测仪,观察样品检测结果。
在上海期间,朔尔茨去往上海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与学生们进行交流。
资料| 重庆日报 新华社 央视 人民网 上观新闻 澎湃新闻等
责任编辑:刘光博
- 0000
- 0000
- 0000
- 0001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