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揭晓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是在中国科协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具体组织和开展的活动。2023年是评选活动开展的第9个年度。经成员学会筛选并推荐,联合体征集到项目共55项,其中知识创新类42项,技术创新类13项。经评选专家委员会中基础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领域的67位专家,其中两院院士32人,进行通讯函评投票,评选出得票数排名前10的项目,包括6个知识创新类项目和4个技术创新类项目,最后经联合体主席团集体核定,并报请中国科协批准,确定了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第一项 北京大学李毓龙团队的“通用型嫁接策略开发神经肽荧光探针工具包”研究项目。

第二项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孟安明团队的“核孔复合体成熟度调控合子基因组激活”研究项目。

第三项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曲静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团队合作的“衰老的程序性机制及重置策略”研究项目。

第四项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路中华、戴辑、鲍进团队的“干预帕金森病的新型靶向神经调控技术”研究项目。

第五项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吴东东、浙江大学张国捷、云南大学于黎以及西北大学齐晓光、李保国团队合作的“解码灵长类基因天书,破译生命演化谜题”研究项目。

第六项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红梅、郭帆、李伟团队和昆明理工大学谭韬、季维智团队合作的“揭开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黑匣子”研究项目。

第七项 北京大学姜长涛、乔杰、雷晓光团队与首都医科大学王广团队合作的“肠道菌源宿主同工酶是调控代谢性疾病的新靶点”研究项目。

第八项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孙颖教授团队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邝栋明教授团队合作的“鼻咽癌‘减毒增效’的治疗新策略”研究项目。

第九项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瞿礼嘉、钟声团队的“植物远缘杂交过程中‘花粉蒙导效应’的分子机制”研究项目。

第十项 东南大学顾忠泽团队的“人体器官芯片及多模态精准测量方法构建”研究项目。
本年度入选项目的研究成果具有原创性突出、社会意义重大的特点。其中,“核孔复合体成熟度调控合子基因组激活”的研究,解决了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植物远缘杂交过程中‘花粉蒙导效应’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为未来实现植物远缘杂交、创制全新的植物种质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肠道菌源宿主同工酶是调控代谢性疾病的新靶点”的研究,实现肠道菌群的精准调控,开辟了疾病预防、诊断、干预新路径;“人体器官芯片及多模态精准测量方法构建”的研究在药物研发和筛选、个性化医疗、环境评估、航空医学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入选项目都是面向生命科学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解决热点问题。
(总台央视记者 张春玲)
责任编辑:张玉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