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抑郁后我才明白:通过哭穷让孩子上进,是最残忍的教育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会保护孩子的自信。真正有能力的孩子,一定有温暖的父母。
富书作者:阿幸;主播:紫陌骐骥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
前几日,贵州某13岁男孩被确诊重度抑郁,孩子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因为孩子从小被灌输“家里穷”,常常感到自责,郁郁寡欢。
而孩子的病情并未引起孩子母亲的重视,还诉苦“挣的钱都给你花了,你还有啥想不开的”。
寥寥几句,让网友们炸开了锅:
“自己不会飞,却逼迫孩子飞”
“老妈自己会干啥,就会欺负未成年人”
“光是这几句话已经快要窒息了,不是谁都有资格做父母的!”
孩子恐怕觉得,自己若能离开,就是对妈妈做的唯一贡献吧。
通过哭穷让孩子长期陷入自责,迫使孩子学习,是最残忍的教育。
总有父母说:“我们以前那么穷都没有抑郁,现在的孩子真矫情”。
其实让孩子抑郁的,从来不是穷,而是觉得自己没用。
在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有一位受访者钟华,她的父母是典型的中国家长,望子成龙。
钟华好不容易得了第三名,却换来的是“第一是谁呀,第二是谁呀”的质问。如果考了第一,就变成下个问题“年级第一是谁呀,你在年级排多少”。
因为永远也满足不了父母的期望,钟华一点点失去能量。
她说,她不快乐,整个人都蔫掉了。
这种疲惫感,还被父母误解为矫情、不思进取。
她慢慢地开始失眠,身体无力,经常躺着不动,有时候就莫名哭起来。
长期被否定的心理阴影,加上身体的折磨,让钟华最终患上抑郁症。
能量被过度消耗,是抑郁症的帮凶。
被打击式教育的伤害的孩子,又何止她一个。
有一位博主妈妈,从女儿上小学开始,就不停向女儿灌输学习不好的后果。
女儿很听话努力,小学成绩稳定在班级前三,顺利考入了重点初中。
然而进入初中后,第一次考试竟在班里排30多名。
她对女儿一顿责怪和数落:“怎么考这么差?是不是进重点初中就骄傲了,就翘尾巴了?”
女儿委屈解释课程太难,她却认为女儿是在逃避躲懒,还严肃批评女儿是玩手机导致成绩滑坡。
后来女儿的成绩不仅没有“知耻而后勇”,还掉到倒数几名。
她认为,必须要让女儿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对女儿又是一顿责骂批评:
“你长点心吧,别锁着门在里头偷偷玩手机,都这个样了,还不知道赶紧努力追上去吗?我要是你,我都得愁死!”
就这样女儿越来越叛逆,就在初二即将开学时,女儿直接表示退学,不上了。
她还大声强调“我这是通知你们,不是征求意见”。
这才让这位妈妈意识到自己打压式教育有问题。
没有一个孩子,会在父母的贬低下找到成就感。
年龄越大,孩子的自我意识就会增强,会渴望被尊重。
父母看不到孩子的好,孩子心里就找不到自己的根。
让孩子感知自我价值,是成长的驱动力
价值感,是推动一个人走向自我实现的核心动力。
《平凡的世界》里,孙玉厚一家是极其贫困的,吃饭都成问题。
孙玉厚的小女儿孙兰香刚4岁的时候,就整天挽着个小筐筐去土坡下拾柴禾。
尽管她一天拾的柴禾只够她妈烧两灶火,但她心里挺高兴,那是她拾的呀。
农村的环境,天然地让孩子更容易感受到价值感。
孙兰香帮助母亲叠铺盖,扫地。
奶奶害眼病,家里买不起眼药,她就和二哥一起跑出去摘带露水的草叶,回来给奶奶淋在眼睛上。
孙兰香上学时成绩非常优异,但曾经也有过退学的念头。
她认为上学不顶事,还不如早点回家挣工分。
她给父亲说了想法,孙玉厚心里很气急,但没有骂她。
他对兰香说,他知道兰香是为了帮助家里才有这个念头,但他并不希望兰香退学。
她的大哥听说后,也劝她继续读书,并夸她脑子灵醒,“将来说不定能有大发展哩!”
带着家人们的期盼,兰香放弃了退学的打算,又重新开始专心学习,她决心学出点名堂。
后来,兰香考上重点大学,还成为了一名天文科研人员。
如果精神世界有太阳,生活再苦都足以支撑渡过每一个难关。
可当下的父母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导致孩子失去了感知自我价值的环境。
现如今,孩子获取成就感的方式就只有读书学习。
但学习是漫长的,孩子很难快速获得价值感。
前段时间的热播剧《我们的日子》中,小女孩雪花学习不好,经常被妈妈训斥没脑子。
但爸爸王宪平却始终护着雪花:“雪花是将才,将才都晚熟。你没发现雪花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机灵劲吗,一股灵气!”
老师也吐槽雪花“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王宪平听完后立马不乐意:“头脑简单说明雪花单纯呀,四肢发达又有啥不好?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有自己的优势。”
有这样的爸爸,雪花自始至终对自己很有信心,非常主有见。
雪花打定心思好好学习后,最终从学渣变成了学霸,还考上了大学。
父母的鼓励,不仅是孩子感知价值的源泉,也是无穷的精神力量。
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德雷克斯常常说:“不要替孩子做任何她自己能做的事情。”
如果我们替孩子做的太多,就剥夺了他们体验自我能力的机会。
父母可以给孩子创造环境,任何通过思考和行动的事情都可以产生价值。
1、孩子的事情孩子做
姜文说过一句话:给孩子最好的营养品是“吃苦头”。
那一年,姜文的两个儿子一个6岁,一个4岁。
孩子从小被长辈宠溺,被保姆照顾,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摔跤后第一反应是哭,而不是自己爬起来。
姜文决定对孩子开展“吃苦主义”教育。
他一个人带着孩子离开北京,在新疆城郊的普通民居住下来。
孩子在姜文的指挥下,担任保洁员,每日清扫房间、收拾床铺,洗衣服。
有时带着孩子自驾出门,开车途中,儿子会给爸爸倒水,帮忙看路。
在新疆大半年之后,兄弟俩已经可以很好的照顾自己,孩子们也觉得自己是英雄。
体验自力更生的乐趣,是向内探索学习的动力。
2、家庭会议,让孩子有家的参与感
《正面管教》一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对夫妇打算去旅游,但是鉴于之前带着孩子旅游的糟糕经历,他们决定尝试家庭会议,让孩子发表看法。
家庭会议上,孩子们很兴奋。
他们列出了许多可能会在途中遇到的问题,比如“不收拾东西、不背自己的包、睡得太晚、不愿意去父母想去的地方,总想花钱买玩具,打架”等等。
孩子们与父母一起制定了旅行规则,并商讨如果不遵守规则又该怎么办。
接下来的事情非常顺利,这位父亲后来说:“这是多年来最让我开心的一次举家出游”。
让孩子参与制订家庭规则,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有影响力。
3、引导孩子帮助别人,让孩子产生价值
有一所学校尝试用“同伴辅导”计划来帮助孩子产生价值。
五六年级的老师会推荐一些有“捣乱领导能力”的孩子当“同伴辅导员”,让他们来做其他学生的顾问。
同伴辅导员需要与同学深度交谈,解决同学遇到的问题。
有个接受辅导的学生表示很不喜欢一个老师,那个老师总爱批评自己。
同伴辅导员说自己能理解,因为他自己也有这样的问题。
然后,这个同伴辅导员指出,大概这个老师遇到了困难,心情不好,需要鼓励。
他还指出,既然这个学生无法改变老师的行为,就应该改变自己的行为。
他们一起制定了计划,相互鼓励,并按计划行动,以使这个老师没有理由再生他的气。
这些做顾问的经历,让同伴辅导员们觉察到自己的优势,并产生了很大信心。
而且这种助人的感觉,让他们觉得很有成就感。
后来他们成了优秀的班干部,彻底撕掉了“坏孩子”标签。
教育圈里有一句话:教育成果就像“滚雪球”,引导对了,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这样一段话:
“童年时获得的原始自我价值感,是我们心理健康的原动力,即使在成年后遇到了重大的打击和挫折,那种根深蒂固的自尊、自爱和自信,也会让我们鼓起勇气,勇敢地战胜困难。”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会保护孩子的自信。
真正有能力的孩子,一定有温暖的父母。
让孩子卓越成长的,从来不是金钱的浇灌,而是心灵的滋养。
作者简介:阿幸,富书作者,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知乎、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