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宽投资合伙人王恒鹏:因懂而买,顺势而为
在经历过去几年的爆发式增长之后,私募基金行业正快速步入巨头竞争阶段。新浪财经特推出“2023中国证券私募华曜奖评选——华曜之光”系列访谈栏目。该栏目围绕新发展阶段的经济和投资、财富管理新机遇、2023资本市场投资前瞻、数字经济与创新等多个议题,分享投资逻辑、投资经验及深度思考。
本期我们采访到聚宽投资合伙人、总经理王恒鹏先生,他就宏观经济与市场行情、量化机构与资管公司发展策略、投资策略等多方面话题发表看法。
王恒鹏表示,个人看好2023年下半年的市场行情。首先,相比2021年9月的点位,目前依然处于显著更低的位置;其次,M2的同比增长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市场不缺资金,流动性较好;此外,国家相继出台政策扶持民营企业在内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最后,过去2-3年对经济影响的主要包袱——疫情,基本结束。当股市有赚钱效应时,往往交易活跃,量化策略的超额一般也相对好做。因此王恒鹏正积极期待一个beta和alpha双丰收的行情到来。
对于百亿级私募机构的增加对A股市场的影响,他指出,2021年末至今,规模化的量化私募数量有所增加,但整体规模平稳(甚至有减少)。从这个层面看,短期量化交易在A股的交易占比没有显著变化;长期而言,这个占比依然会继续增加。这会使A股市场定价效率更高,超额竞争愈加激烈,新晋量化机构的门槛会持续提高,行业的市场格局将逐步稳定。
随着注册制的持续落地,股票数量越来越大,量化投资的优势更加明显。同时,量化投资在A股的发展和成熟,也势必对每家量化机构带来大浪淘沙的挑战。量化机构唯有不断提升人才密度,迭代策略体系,在更多维度上寻找超额机会,才能立于不败。
最后,作为资深投资者,他建议要“因懂而买”、“顺势而为”。他认为价值投资与量化投资的底层逻辑是一致的,都有两个关键要素的支撑:一是多维数据的计算;二是简单朴素的底层逻辑。不管是买入一只股票,还是一个价值基金或量化基金,都要结合这两个点:一方面要懂得上层数据的分析,去评价一家公司/基金的业绩能力;一方面要看穿数据到底层,去认知一家公司/基金的团队和可持续竞争力。在两方面都有洞见的情况下去投资,更容易获得客观的长期收益。投资者应顺应趋势,抓住投资红利期。
金句大赏
量化机构唯有不断提升人才密度,迭代策略体系,在更多维度上寻找超额机会,才能立于不败。
行业逐步走向持久战,对量化机构的考量更多会从“有一套不错的策略”提升为“公司治理、团队文化、极致分工协同、极致技术基建、稳健风控合规”等决定公司长期发展的竞争维度。
资管公司最核心的能力,是持续团结一群优秀的人,一起持续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壁垒的能力。
量化资产的投资者中,机构投资的比例也会继续增加,未来量化基金将成为众多机构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GPT是语言大模型,跟寻找Alpha还有一些差异。前者更接近“人人皆知的标准答案”,后者更多是“知者甚少的获利方法”,如果Alpha也“人人皆知”,就衰减甚至失效了。
投资者中专业投资者的比例也会持续增加,相比之前更多人喜欢“业绩猛”,更多投资者会越加看重“业绩稳”,投资者也会越来越理性和稳健。
价值投资和量化投资的底层逻辑是一致的,他们赚取的收益来源,都有两个关键要素的支撑:一是多维数据的计算;二是简单朴素的底层逻辑。
个人的投资理念有两个:一是“因懂而买”,二是“顺势而为”。
量化投资竞争激烈,需要人持续的高输出,像是一场“持续百米冲刺的马拉松”,如果不能沉浸其中,很难在这个行业长期存活下来。
市场篇 | 2023市场行情整体乐观 期待beta和alpha双丰收的行情到来
王恒鹏对2023接下来的行情保持乐观,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点位更低】相比2021年9月的点位,目前依然处于显著更低的位置;
【流动性好】M2依然处于比较高的同比增长,市场不缺资金;
【政策向好】再次强调支持民营企业在内的市场经济的发展;
【困境解除】过去2-3年对经济影响的主要包袱疫情基本结束;
综上,王恒鹏个人比较看好接下来的行情(指数beta)。他指出当股市有赚钱效应时,往往交易活跃,量化策略的超额一般也相对好做。一个beta和alpha双丰收的行情马上会到来。
行业篇:行业逐步走向持久战,量化机构需不断提升人才密度,寻找超额机会
王恒鹏认为,资管行业最核心的能力是持续团结一群优秀的人,一起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这需要不断提升投研人才密度和加强系统工程、软硬件技术、数据、方法论等方面的竞争优势。量化私募需要建立高效的科技基础工程,团结优秀的科技人才,并建立相应的治理制度与文化。相比国外的成熟机构,目前国内机构在这两个方面都有积累不足的差距,但时间会让我们逐步赶上。
资管行业发展特点是随着增量空间逐步缩小,行业壁垒逐步增加,强者恒强的趋势会逐步明显,行业集中度会持续较高。未来量化基金将成为众多机构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者中专业投资者的比例也会持续增加,相比之前更多人喜欢“业绩猛”,现在更多投资者会越加看重“业绩稳”,投资者也会越来越理性和稳健。
回到量化投资对A股的影响,王恒鹏指出,量化/程序化交易可以让大单变小单,减少股价大波动,降低市场中的“不合理价格”,让股价更加有效。此外,量化投资的极度分散持仓、仓位一般不择时追涨杀跌、纪律性的分散交易、持续对股票进行选优等特点,也会对市场大盘的稳定、行业版块的均衡、非理性波动的减少、更有效的个股定价等方面带来积极作用。
随着注册制的持续落地,股票数量越来越大,量化投资的优势更加明显,同时,量化投资在A股的发展和成熟,也势必对每家量化机构带来大浪淘沙的挑战。量化机构唯有不断提升人才密度,迭代策略体系,在更多维度上寻找超额机会,才能立于不败。
同时,他表示,行业逐步走向持久战,对量化机构的考量更多会从“有一套不错的策略”提升为“公司治理、团队文化、极致分工协同、极致技术基建、稳健风控合规”等决定公司长期发展的竞争维度。
机构应该进一步聚焦打造优秀的公司治理能力、良好的团队协同文化、扎实的技术工程基建、稳健的风控合规保障等方面,持续打造一支可以长期团结作战且有长期追求的队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长期存活。
公司篇:加大五大战略投入 持续跟踪研究GPT更深入的应用价值
面对2023年的新形势,王恒鹏表示,聚宽会在以下五大方面进行战略推进:团队层面,会持续加大团队层面的投入,强化组织治理和文化相关的优势;技术层面,持续强化量化的基建优势,好的基建会让投研更高效;投研层面,在基本面、AI、异类数据、微观交易等层面继续深入;资金层面,逐步增加机构和专业投资者的比例,策略路线上更加追求稳中求胜;投教层面,持续提升投教和服务能力,帮助更多投资者“因懂而买”。
王恒鹏指出,深度学习等AI能力对于模型优化依然有很深入的钻研空间。近期我们在这方面也有加重投入,以及阶段性的不错成果;GPT已经在一些投研同事的日常工作中发挥作用,比如提升代码效率等,我们也持续跟踪研究更深入的应用价值。但短期而言,让GPT直接预测Alpha还是比较难的事情。GPT是语言大模型,跟寻找Alpha还有一些差异。前者更接近“人人皆知的标准答案”,后者更多是“知者甚少的获利方法”,如果Alpha也“人人皆知”,就衰减甚至失效了。
个人篇 | 坚信“因懂而买”、“顺势而为”
作为一名有10年投资经验的“老将”, 王恒鹏的投资理念是“因懂而买”和“顺势而为”。他认为,价值投资和量化投资的底层逻辑是一致的,他们赚取的收益来源都需要多维数据的计算和简单朴素的底层逻辑这两大关键要素支撑。
价值投资计算的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长期趋势(利润、市占率等等),底层逻辑是企业商业模式和团队可持续竞争力的背后支撑(卓越领导人等); 量化投资计算的是跟中短期股价变化相关的多维驱动因素(价量、一致预期等等),底层逻辑是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关系(买卖交易)等交易本质的洞察。
因此,不管是价值还是量化,只要有数据样本的统计和底层强逻辑的支撑,都可以成为收益来源的科学投资。二者都长期可持续,都可以长期投资。逻辑 数据,两方面都有洞见的情况下去投资,不管买股票还是买基金,都更容易获得可观的长期收益。
“我自己过去10年的投资中,只有两个标的,一是某只新能源股票,二是聚宽基金,这两个投资我个人都认为是具备“数据 强逻辑”的投资支撑,所以可以长期持有,并获得对应的收益。在我看来,不管是买入一只股票,还是一个价值基金或量化基金,都要结合这两个点:一方面要懂得上层数据的分析,去评价一家公司/基金的业绩能力;一方面要看穿数据到底层,去认知一家公司/基金的团队和可持续竞争力。”
人不能赚认知范围外的钱,所以王恒鹏建议务必坚持“因懂而买”,同时顺应趋势,获取趋势的beta,赚到趋势beta之上的认知alpha。比如投资某个朝阳行业股票,获取新兴产业公司成长的红利;或抓住红利期,进行量化私募基金或其他投资,获取红利期相应的收益,都是一种顺势而为的表现。
他进一步指出,“趋势而为”获得的收益,本质上是世界的趋势给你的犒赏反馈,让你赚到趋势的beta,“因懂而买”则是让你赚到趋势beta之上的认知alpha。而可以兼具beta和alpha收益的投资,往往是性价比很高的好投资。
对于为何选择加入聚宽,王恒鹏表示,聚宽的创始人高斯蒙是我的前同事,在聚宽之前共事时,经常被半夜电话聊事情,让我认识到斯蒙是“做事之人”。因此在聚宽成立后,主动请缨加入聚宽团队。同时,他认为决定一个团队是否能长期团结的核心根本在于“船长是否信得过”。
“2019年创业转折点,当时是聚宽平台业务转型资管的低谷之年,公司已濒临破产,年底没有任何人有年终奖。但2020年中公司现金流回正后,双十一前夕高斯蒙安排给大家补发了上一年的年终奖” ,这个小的细节可以看出作为掌舵人的“本分”,在聚宽有很多类似的细节,让王恒鹏对聚宽团队长期的竞争力充满信心。
最后,王恒鹏认为,量化投资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需要人持续的高输出,像是一场“持续百米冲刺的马拉松”,如果不能沉浸其中,很难在这个行业长期存活下来。因此,聚宽非常看重投研人选对量化的热爱,因为只有热爱才能让人长期自驱。他建议年轻人不管从事量化还是其他行业,都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并全身心投入其中。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够长期坚持并获得成功。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