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嘴就知道孩子五脏哪“有火”,一碗汤降火、养阴、补津
图片来源:搜狐网
春季孩子体内的阳气本就旺盛,再加上今年的春天“旱”了很久,久燥耗阴津,导致阴津亏虚,因而孩子身体的阴阳失调,阳盛阴衰,五脏就很容易上火,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这时候家长要及时观察孩子的状态,辨证处理,避免小病积久成大病。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有上火的症状,如皮肤干、嘴掉皮、舌红、尿黄便干等,不辨原因就直接用清热下火的食药材,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今天我教大家一招,看嘴就能辨五脏之火证,并给出一道方,对证加减食药材,能有不错的功效。
/
看嘴辨五脏之火证
/
脾火旺:舌红苔黄少津,嘴巴有点甜或黏、嘴角有白茬、嘴唇暗红,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想吐、肢体困重等症状。
肺火旺:舌尖红、少苔、无苔、牙酸牙痛、干咳,伴有手心灼热、失眠、多汗等症状。
肾火旺:口干、舌红无苔,伴有头晕眼花、潮热盗汗、尿黄便干、易脱发等症状。
肝火旺:嘴巴干苦,舌两侧红,伴有眼睛发红、眼屎多、急躁易怒等症状。
心火旺:口舌生疮,舌尖红点起芒刺,伴有心烦躁、睡不好、皮肤粗糙等症状。
一般来说,五脏之火不会单独起,彼此联系紧密、相互关联,若有一个脏器出问题,势必会连累其他的器官,所以有很多孩子会表现出多个脏腑都有火的症状。
各位家长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或是自己没有把握辨证,不敢乱用食药材来清热降火。我更建议用温和的方法,给孩子把五脏的阴津补上,燥火就自然会消退,五脏就可安然妥帖;若不补阴津直接降火,火退了之后阴津不足,虚火还会“卷土重来”的。
/
小儿增液汤缓解上火症状
/
我在这里介绍一道经典古方——增液方,源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只要3味药材,分别是玄参、麦冬、生地黄。
玄参是治疗虚火上炎之良药;麦冬可养阴益气、清心除烦,用于治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等;生地黄能够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三者搭配起来能够治多种内伤阴津亏虚。
但因为3味药材皆性寒,我在此基础上加一味性温的蜜枣,能中和寒性,且补气、养血、安神,再加猪脊骨,能润肠胃、强筋骨,形成一道小儿增液汤(食疗方见文末),不仅能帮孩子把阴津补足,助消火,还可以补充营养。
如果家长很明显地发现孩子就是某种脏腑上火的症状比较突出,就可在这道方的基础上,临证加减,给药材配伍做灵活的变动,能更有针对性,更好地缓解症状。
注意,在做以下食药材的增加时,需要将小儿增液汤的原药材量减半。
脾火旺,可加15g鲜冬瓜,冬瓜能清心火、泻脾火、止渴;
肺火旺,可加半枚干罗汉果,能清热润肺、健脾开胃、解毒消肿;
肾火旺,可加3g知母,能滋肾阴,去肾火;
肝火旺,可加8g菊花,能清肝平肝阳,疏散风热;
心火旺,可加8g去芯莲子,能清心去热,治心烦口渴。
若日常如果发现孩子有心肝火旺的表现,比如脾气大、睡不安、有眼屎、口苦咽干、口舌生疮等症状,除了煮这道小儿增液汤,还可以直接冲饮我的沁芳宁,2岁以上的孩子1次1袋,一天喝2~3次,能有不错的缓解效果。
若家长平日没什么时间煮增液汤,或者孩子目前还没表现出什么症状,但想给孩子补阴津来预防,就可以用秋柠饮,当孩子无明显热象时,2岁以上的孩子一周喝2~3瓶,可滋阴生津润燥。
在孩子表现出微小的病症时及时处理,无事时也别忘了做好预防,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许尤佳育儿堂·食疗方
小儿增液汤
材料:玄参6g,生地黄6g,麦冬8g,蜜枣1枚,猪脊骨50g。
做法:材料下锅,加约2碗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至半碗。
功效:清热解毒,滋阴生津。
宜忌:适用于3岁以上孩子对证、少量多次分服,中病即止。蚕豆病可用。此方甘凉,有脾气虚、大便溏稀症状的孩子不宜服。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