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谁来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
“建议推动未成年人心理咨询行业健康发展”。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主委刘艳提交了《关于推动未成年人心理咨询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后疫情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的建议》等提案。
近些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新冠疫情让这一问题更加凸显。今年春天,学生们重返校园,他们的心理健康又将面临怎样的变化,有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围绕这一问题提交了议案提案。
刘艳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长期以来,通过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家校合作等方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未能有效阻断问题的产生。整体而言,社会对此依旧存在偏见,家庭、社会都应继续端正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改变观念。
初中生心理健康最受影响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因学习环境、生活场景、学习方式、社交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学生心理健康受到进一步影响。
以上海为例,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某区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仅电话咨询就高达2587人次,咨询时长64633分钟。咨询内容涵盖学业、青春期心理、同伴交往、师生关系等方面。其中,亲子关系问题、学业问题、情绪问题最为突出。学业上主要表现为“动力不足”,情绪上则主要表现为“焦虑与抑郁”。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均存在这些问题,初中学段更为明显。
刘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些问题的出现由很多原因导致,包括学生居家学习或混合式学习时间较长,同伴间传统的交往与合作难以持续,社会性被阻断;网络信息蜂拥而至、真假难辨;学生户外体育锻炼和学校体育教学难以常态,体质下降;难以适应线上学习方式,学习压力和负担增加;亲子间对学习习惯、学业质量、电子产品管理等方面意见不一致,冲突加重等。
2023年2月,随着全国迎来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首个开学季,后疫情时代如何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在两会上备受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迎新在提案中分析,进入后疫情时代,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面临新旧问题交织的挑战,疫情造成的一些心理问题短期内不会自然消失,复课又带来“开学综合征”,可能加剧原有问题。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张丽萍在黑龙江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对此做了详细分析。她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学生伴随着环境的改变而表现出多变的特点,身心难以像平常一样得到完全放松,有些孩子还出现社交恐惧、思维不集中等现象。
表面上看,新冠疫情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成因。但究其根本,这一问题早已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今年我提交的这些提案,都源于我遇到的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刘艳说,自己多年来一直在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在上海市闵行区政府部门负责卫生、教育等工作前,她曾长期在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在此过程中她发现,因为个人、家庭等原因,心理健康问题在青少年群体中非常多见,当事人不仅学业、生活面临困境,对家庭和社会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据中国儿童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1)》,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于2023年2月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青少年群体中有14.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另据《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我国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比30.28%,其中半数为在校学生。
家、校、社应密切配合
如今,学生返校,新的心理健康问题必然会出现,家庭、学校、社会该如何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障工作?
“随着学生返校,恢复和同伴的互动,确实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刘艳称,但对于问题比较严重的孩子,仍需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从认知层面上讲,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往往采取回避态度;即便意识到问题,很多时候也不知如何应对。”刘艳说,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仍存在偏见,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这部分人群的社会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迎新指出,应利用“家校课堂”等开展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尤其是在农村偏远地区,大力提升家长对孩子异常情绪、行为的敏感性,提高对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和就医意识。她还呼吁,应引导全社会正视抑郁症等精神障碍,关怀和理解精神障碍患者,降低精神障碍患者的“病耻感”,鼓励他们积极就诊求治。
而从学校层面来说,分析普遍认为,学校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阵地,心理专业力量薄弱。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高教集团董事会主席李孝轩在走访中发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心理教师数量少、兼职多、咨询设施缺失、课时挤占等问题,一些乡村中小学甚至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形式化、迎检化、边缘化问题,咨询、筛查、跟踪、诊治等环节相互脱节。
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指出,即使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学校,多数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存在形式化、程式化的问题,在课程设置、教材开发、专业教师队伍、健康教育保障等方面存在不足。目前多数学校心理教师为兼职,时间、精力有限,无法高效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而且因为待遇、政策、服务支持等问题,专业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张大冬认为,应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国家课程体系,确保心理健康课不是停留在形式上。要根据学生年龄段特点、性别差异、儿童发展阶段理论等制定心理类学科课程标准,并纳入课程设置方案,编印自小学至高中的普适性强的教材。
另外,每节课应由专业心理老师进行授课,在师资严重缺乏地方可采取“1 1 1”形式进行授课,即一个年级同一时间授课,一位心理健康教师主讲,每个教室一位老师辅助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确保心理健康课不是停留在形式上。
全国政协委员、福耀集团副董事长曹晖还建议,应加强对中小学生等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干预,例如,在中小学生体检中增设心理健康项目,组织专业医生进校园定期开展普查。
社会和学校在此方面的联动目前来看还远远不够。如果家长的介入、学校的心理教师和心理课程都难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求助医院、转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许会成为下一步选择。但心理咨询行业长期存在乱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自2017年人社部取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与考试以来,出现了资质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行业进入无门槛、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等行业乱象,致使来访者深受其害,尤其是未成年人。
刘艳建议,要加强对心理咨询行业从业者的资格审查和管理以及对行业的自律管理和建设,整治虚假宣传误导公众乱象,严格行业管理和从业准入,进一步规范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服务市场。
“建议学校、医院、家庭等密切配合,助力心理问题发现、转介、干预、诊疗、康复等环节形成闭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去上,共青团中央在其提案中这样写到。
作者:佳玮
责任编辑:刘光博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