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标”流行,消费者如何辨真假?
ESG的核心是管理风险
如今,这个业态自身却产生了风险
某电商平台上,一级能效空调销售总量今年同比提升95%。眼下,消费市场正在呈现新特征:消费者不仅关心价格和质量,绿色、低碳、健康也在成为用户选购的标配。
“这是绿色产品吗?”“有绿标吗?”绿色消费潮流下,绿色认证业务得到进一步发展。2022年底,全国获得绿色低碳产品认证证书的企业超过6000家,进入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企业也发展到4000多家。
然而,面对五花八门的绿色标识,不仅消费者辨识难度大,企业很多时候也存在“选择困难症”。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绿色认证在中国到底发展到什么阶段了?
市场上到底有哪些“绿标”?
线下超市中,一款标有“中国有机产品”的大米吸引到一位顾客的注意,在认真检查标识和防伪涂层后,他一口气购买了5袋,“家里有宝宝,买东西除了看生产日期,还要看‘三品一标’,这样才放心。”
超市工作人员表示,这款大米受欢迎是因为其“中国有机产品”的认证。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共有1.5万家企业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5万张,2015年至2021年全国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发放量年平均增长1463张,年均增幅12%。
事实上,包括有机产品在内的绿色认证体系业务近年来一直处于增长态势。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体系”有关要求,成为国内绿色认证体系的起点。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目前国内市场的认证体系划分为三大类,包括强制性产品、食品农产品、自愿性工业产品等产品认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认证,以及国家推行的服务认证。截至2023年5月,三大类认证颁发证书已达350余万张,涉及96.9万家企业和组织。
在“双碳”领域,认证制度和检验检测建设也在持续完善。目前,包括建材、快递包装、电器电子产品等90种产品被纳入绿色产品认证范围,颁发绿色产品认证证书18万余张,获证企业2万余家。其中,仅获得认证的绿色建材每年就可降低碳排放6000多万吨。
业内人士指出,绿色产品认证侧重于对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涉及的资源、能源、环境、品质等绿色属性进行综合考核,绿色标识最显著的价值在于能够为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决策提供必要信息,引导和帮助那些具有绿色低碳偏好的消费者,降低他们的选择成本,提高绿色产品的交易效率。这也成为日化、纺织、建材等涉及安全、健康、环保行业寻求“绿标”的强烈动机。
对此,全棉时代副总裁廖美珍表示:“绿色认证是大势所趋。从行业层面,有助于品牌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从原材料、供应链、生产、制造、运输环节提出更高的绿色环保要求,头部品牌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带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据了解,目前全棉时代在不同品类已获得10个中国绿色产品认证,其中棉柔巾、湿巾、婴儿纱布浴巾、婴儿纱布连体服等产品率先获得该品类首个绿色产品认证。
而在饮品行业,今年达能中国脉动也宣布,在中国的6家生产工厂全部实现碳中和。事实上,包括全棉时代和脉动在内,占据各行业市场份额较大的头部企业是目前寻求绿色认证的主要群体之一。
某国际第三方头部认证机构的审核员赵明(化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绿色产品标识为这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供了权威采信依据,可以有效避免出口贸易和绿色壁垒,可以说是企业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
劣币驱逐良币?
截至2022年底,我国认证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突破5.4万家,服务产值超过4000亿元。然而,在认证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之际,一些在ESG热潮下所催生出的需求也被某些TIC(检测、检验、认证)机构迅速抓住并转化成业绩,即使某些企业资质不够,也尽量帮助“拿证”。
赵明表示,一些企业的客户非常重视合作商的绿色资质,“如果没有认证,就不能发订单,也不能跟你合作。”正是基于绿色认证带给企业的正面反馈,行业内企业出于不同的出发点纷纷效仿,也给认证市场泡沫的出现埋下伏笔。
仅在2023年第一季度内,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就对包括中泽认证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中源国际认证检测(深圳)有限公司在内的12家认证机构进行了行政处罚,撤销其《认证机构批准书》。
以绿色产品认证为例,从资料认证到验收资格审核,再到产品抽样和资质评审,中间要经历漫长的审核流程,每一环节都需严格把关,而“水分”往往出现在有漏洞的环节,比如产品抽样。
“抽样和送样是不一样的。”赵明坦言,一家企业找认证机构做绿色认证,送来的产品肯定是最好的。即便是抽样,如果企业知道机构在哪个时间段来抽样,其中也有较大的操作空间。
除了环节上存在的漏洞,“人”也是重要的因素。赵明指出,不管认证机构品牌效应有多大,还是要看具体操作的审核员或评估员,他们将最终决定认证的结果,如果负责具体审核的工作人员缺乏经验甚至资质,认证的真实有效性难免会打折扣。
“从认证机构来看,行业资历较深、经验丰富的人员往往人力成本较高,项目费用也高。对于某些企业来说,拿到证书是最终目的,当然是怎么容易怎么来,认证费用较低的机构反而受欢迎。”赵明说。
事实上,透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触摸到当下绿色认证行业的弊端:由于目前大多数绿色认证以自愿性认证为主,是由企业付费邀请第三方认证机构来给企业做评价。从成本角度考量,企业大概率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机构,与资质好、费用高的机构相比,一些报价较低的机构反而能获得企业的合同,最终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如何刺破行业“泡沫”
其实,绿色认证“沉渣泛起”仍属于“漂绿”现象。自从中国“双碳”目标发布以来,国内大量企业都行动起来,“绿标”满天飞,但关键是企业的行动要匹配。
“比如说企业产品用了循环材料、可降解材料、生物质材料或者简化包装等等,可能在某方面具备一定的绿色属性,企业就自我声明,是绿色产品、环保产品等等,是不合适的,但是可以就具体绿色属性进行规范的验证和声明。”SGS中国知识与管理服务事业群南西区低碳领域产品经理贺晗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ESG热潮下,一批服务于ESG的TIC(测试、检验、认证)机构应运而生。ESG的核心是管理风险,如今,这个业态自身却产生了风险。
“正是因为选项太多,反而需要企业自己去鉴别,哪些认证是适合自己的。相比所谓的认可度高,符合自己需要的认证反而是最重要的。”贺晗说,比如企业的产品要交付宝钢或者苹果等行业头部企业,就应该围绕行业领域的具体要求,梳理企业管理流程,做好规划。
在他看来,相比一张证书,企业在寻求认证的过程中优化管理架构、建立绿色供应链等工作更有价值。
对此,廖美珍也认为,品牌的初衷是更好地助力国家“双碳”目标、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不同认证机构所覆盖的领域是有限的,企业需结合自身业务特性,找到适用于自身领域的认证体系和机构。
针对第三方检测认证服务行业,赵明指出,“提高第三方机构的进入门槛,才能保障行业的公信力。”这个门槛,既针对机构,也面向从业者,不是通过考试就能从业,只有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和相关行业背景的人员从严把关,整个认证行业可信度才能提升。
事实上,不管是从业门槛,还是标准制定,都离不开加大监管力度。从自愿性变成强制性,可能是刺破行业“泡沫”的最终钥匙。
不只是中国市场,在欧盟市场上存在超过230种“绿色标识”,根据欧盟委员会此前一项评估报告,在其审查的150项绿色声明中,有53.3%包含模糊、具有误导性或未经证实的信息,有40%完全未经证实。
由于自愿性绿色声明缺乏一致性规范,造成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2023年3月22日,欧盟委员会公布《关于明确环境声明的证实和沟通的指令提案(绿色声明指令)》,对“漂绿”行为做出重罚。
目前,国内消费者和利益相关方对于包括绿色认证在内的“漂绿”行为越来越有辨别力,更加严格的政策或许行将出台。只有在行业和政策、政府和市场互动的过程中,企业才能真正挤掉认证“水分”,回归绿色认证的本质。
发于2023.7.3总第1098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ESG催生绿色认证潮,如何挤出泡沫?
作者:李权云
责任编辑:刘德宾
- 0000
- 0000
- 0001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