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历史上神秘的一次特种作战:敌人都没见到,自己损失惨重
【军武次位面】作者:风林火山
1980年4月24日午夜,一支装备精良的美军混编突击队突然深入伊朗腹地,企图营救被伊方软禁在美驻伊使馆的美国人质。最终,由于组织指挥过程中的疏漏,使得这次营救行动以失败告终,5名空军和3名海军陆战队突击队员死亡,美军还损失了8架飞机。这次流产的行动,如同鬼魂一般缠绕美军多年,军方对行动中的细节一直讳莫如深,在公众中更是鲜为人知,直到近年来才有媒体公开曝光。
▲伊朗人质危机
1979年元月,伊朗举行了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长期统治伊朗的美国忠实追随者、独裁的巴列维国王被赶下台来,美国总统卡特却于同年11月4日接受了巴列维国王赴美避难和治病的请求,这引起了伊朗强烈不满。两周后,3000多名学生占领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把66名美国人扣为人质,并把美国前往交涉的官员兰根及两名助手软禁在伊朗外交部,伊朗学生要求美国遣返巴列维国王,否则拒绝释放人质。
▲流亡海外的巴列维国王
此时,行将结束任期的美国总统卡特正面临大选,为确保连任,他力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人质问题;但他的安全顾问班子却坚持对扣押人质的伊朗政府实施报复性打击,同时命令五角大楼拟订营救人质的行动计划。于是,在高度机密的情况下,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空军上将代维·琼斯为首的一个行动计划小组组成,这个小组起了一个十分古怪的代号—“饭碗”。小组成员在选择行动方案时,才感到事情十分棘手。德黑兰是一座孤城,四周700英里的宽阔地区被沙漠和群山环绕,美国使馆又被拥挤的400万德黑兰居民包围着,接近德黑兰已有困难,进入大使馆就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当时越战刚结束不久,在那场长达7年的战争中,成千上万的特种部队成员抛尸热带丛林,失败的阴影仍然笼罩在士兵们的心头。
▲鹰爪引动路线图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行动小组不得不动用了老本――“三角洲”特种部队。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当时由实战经验丰富的特种作战专家巴克维斯上校担任指挥官。负责行动策划和指挥的美陆军少将沃特提出了“三角洲”部队的具体行动方案。他提出的方案是伞降,但却遭到巴克维斯和执行任务的老兵们的强烈反对。沃特只得把计划改成了机降,他决定使用海上扫雷的RH-53D型直升机担负此项任务。这是一种航程远、载重量大、能在航母上起降的直升机,不过它却不能空中加油,因此无法实施跨越印度洋直抵德黑兰的任务。于是,行动部队提出使用C-130中程运输机,装载18000加仑燃油,途中进行加油。美国情报部门在德黑兰西南200英里的沙漠深处找到了一个为直升机加油的秘密降落点,并将其命名为“沙漠1号”。
▲RH-53直升机直接从航母上起飞
由于RH-53D直升机属海军装备,五角大楼便指示由海军飞行员驾驶,陆战队飞行员辅助,但海军驾驶员以不熟悉航程为由,表示拒绝。被逼无奈的行动小组最后只好换人,到12月底,多数海军飞行员才由经过精心挑选的海军陆战队驾驶员代替。行动小队共有16名飞行员组成,其中陆战队12名、海军3名和空军1名。直升机分队由陆战队中校塞佛特负责责指挥行动部队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情况不明。他们甚至连对美驻伊使馆内的情况都不了解。由于卡特总统曾下令撤消中央情报局在世界一些地区的间谍网,因此美国当前根本得不到伊朗方面的情报。如果此时派人潜入伊朗搜集情报,将需要很长的时间。尽管巴克维斯一再进言,情报是决定营救人质行动的胜败和队员生死的大事情。可白宫的政客们已经不打算给他这么多的时间了。经过5个月的组织、策划、训练,行动部队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沙漠1号”地区的现场指挥官凯尔回忆说,“我们已具备营救人质的能力,并作好了一切准备,只等卡特总统的一声令下。”
1980年4月11日,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召集高级顾问会议。这时,他以完全放弃外交努力的姿态说:“我告诉大家,已到了把我们的人质营救出来的时候。”5天后,卡特总统在白宫接见了琼斯、沃特和巴克维斯3人,在详细听取了营救方案汇报后,卡特总统对琼斯说:“这是一次军事行动,由你具体负责。”这个代号为“鹰爪”的营救人质行动的时间表终于被确定下来—行动于4月24-25日开始。分布在各地准备执行营救任务的44架飞机开始调动。RH-53D早已在“尼米兹”航母上,塞佛特要求直升机要处于良好的状态。“三角洲”部队和空军的飞机集中在埃及瓦迪魁纳的一个俄国人建造的机场,该机场也就作为沃特执行此次任务的临时司令部。
▲参与行动的特种部队
4月23日,行动部队在出发前,收到份伊朗夜间天气晴朗的气象报告,虽然这是一个有利于执行任务的好消息,但气象专家们却忽略了当地地区性气象变化复杂的特点。行动指挥官沃特向行动部队下达了“鹰爪”行动的命令,4月24日黄昏,行动开始。凯尔、巴克维斯和部分“三洲”部队士兵及空军作战控制小组成员同乘一架MC-130运输机,首先从巴西拉马起飞。与此同时,塞佛特带领代号为“蓝鸟”的直升机分队,也从“尼米兹”航母上起飞,飞向伊朗海岸。尽管每架直升机上都安装了2部先进的导航设备,可飞行员却仍是靠目视在200英尺高度编队飞行。C-130运输机在进入伊朗约100英里时,能见度明显减弱,云中携带大量尘埃,由于参加此项行动的空军气象专家认为出现这种天气并不奇怪,于是并未通报给执行任务的飞行员。而凯尔虽然考虑到应向直升机发出警报,但还是怕影响任务,于是警报的电报迟迟没有发出。后来陆战队飞行员告诉巴克维斯和凯尔,他们还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在这牛奶一样浑浊的尘云中飞行。
▲空旷的沙漠中损毁的飞机
近1个小时后,6架直升机驾驶舱内的警报灯闪动。这是飞机叶片监视器发出的警告:高压可能造成氮气泄露影响飞机水平旋翼的正常工作,导致叶片失灵或飞机坠毁的严重后果。这时驾驶员应马上让直升机着陆。可由于海军的直升机从未出现过叶片破裂问题,机组人员在不辨真相的情况下,只好把飞机迫降在沙漠中,等候助。浩瀚的沙漠上空,能见度几乎降到几英尺,机舱内温度也急剧上升,直升机不断地与尘云搏斗。可每个飞行员的遭遇还是不尽相同,“蓝鸟5”先进的电子设备和导航仪失灵,驾驶员不能正常操纵飞机。而海军中尉飞行员戴维说:“当时,我正进行航空仪表飞行,只觉得头晕,耳朵能听到飞机在旋转,而眼睛却看不见。我甚至不晓得再飞25分钟就能见到蓝天,并能飞抵沙漠1号’。”与此同时,第一架C-130在“沙漠1号”着陆,首批突击队员下飞机急忙清理通往加油场地道路的尘土。几分钟后,一辆载44人的巴士刚停在场地的一端,场地对面的一辆加油车就突然起火,驾驶员从车上跳下飞奔逃命。而此刻作战控制人员正忙于架设简易导航设备和安装跑道灯,引导后续飞机在“沙漠1号”着陆。不久,其他突击队员先后到达,3架MC-130飞机滑入加油的位置。按预定计划,直升机起飞后55分钟后应该抵达。可是,第一架直升机就延误了一个多小时,接踵而至的6架直升机又是无序地着陆,混乱地四处停放。其中,“蓝鸟2”的备用氧气设备已完全损坏,无法修理,而巴克维斯却企图说服凯尔继续使用这架直升机,但遭到拒绝。凯尔警告说,仅用一套设备在负重和高温条件下飞行将会使控制系统闭锁或造成飞机坠毁使机组人员和突击队员丧命。凯尔问巴特维尔只有5架直升机,是否减少营救员,回答是按原计划不变。
▲沙漠特殊的作战环境再加上各种意外使美军损失惨重
当时,现场的人都清楚地看到,继续执行任务是不可能的。无奈的凯尔只能通过通信卫星向行动部队指挥官沃特报告了当时部队所处的形势,并要求把情况转告给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琼斯和国防部长布朗,当卡特总统知道消息后,指示布朗问清巴克维斯的意思,巴克维斯万般无奈地指出只能放弃“鹰爪”行动,卡特最后决定按巴克维斯的意见办。“鹰爪”行动宣告失败,营救的希望也就付诸东流。凯尔开始全力以赴地指挥把全体人员带出伊朗,可当时,一架C-130运输机要连续不断地给每架直升机加油而加油动作又很慢,为了让现场的飞机尽快离开,凯尔指示陆战队直升机驾驶员谢佛的飞机尽快到位,可忙中出乱,谢佛直升机的前轮又出现了故障,不能滑行,只好操纵飞机悬空移动。而直升机一进入尘云,就什么都看不见了。旋即,就见迫降的直升机倾斜着滑向路边,顷刻旋翼打进了C-130的机身油箱,引起大火,导致油箱迅速爆炸,飞向天空的燃烧金属块立即击中了2架直升机。而已进入C-130机舱的突击队员急忙从旁门跳出飞机,在地上打滚,扑灭身上的大火。燃烧爆炸后的飞机碎片又击中了附近的3架直升机,机组人员飞快逃生。当C-130最终离开时,“三角洲”部队已然是满目焦灰和痛苦不堪的烧伤者。凯尔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把希望和梦想留在了‘沙漠1号’,噩梦和遗憾却伴随着我们,并将继续纠缠着我们,可能到永远。”
次日,卡特总统通过电视网沉痛地向全国宣布营救人质的失败,并愿意接受各方的询问和谴责。美国防部迅即组成了以退休海军上将霍拉韦为首,代表4大军种的7人调查委员会。调查委员会写出长达23个方面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营救任务是一次十分冒险的行动。它大大超过了人和装备所承受的最大限度。”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