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打仗一边做生意,第四大阪师团是窝囊废部队竟然是谣言?
【军武次位面】 作者:李三万
“大阪师团”不堪一击?
现在说起二战时期的日军师团,只要一提到第4师团,不少人首先就会想到这就是著名的“大阪师团”。
日军部队基本上都是以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兵员集中组建,所以日军各个师团除了正式的番号和代号外,还会以地名作为标签,例如仙台师团、熊本师团、九州师团等,而第4师团是以大阪地区的兵员组建的,自然就被称为“大阪师团”了。
说起“大阪师团”,很多人都相当不屑,认为是日军中的另类部队,丝毫没有普通日军所推崇的“武士道”精神,不打仗时会忙着倒腾军需物资,打起仗来则是惯于耍滑头,甚至有在诺门罕冲突中,接到命令后故意拖延,开赴前线的行军也是磨磨唧唧,一直到停战那天才刚刚赶到前线的轶事,以至于后来调入南方军作战序列没有一个军愿意要,最后只好改为大本营直属……
简直就是一支人见人嫌的奇葩部队,想想也是,第4师团的兵员都来自大阪市井之地,大都是小商小贩,平时就精于算计,这样一支商贾部队自然就应该会有这样的表现。
很可惜,这些都是段子。
对日军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日军有17个甲种师团,都是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成立的常备军,是日军头等精锐,第4师团就位列其中。
在这17个师团中,明治二十一年(1888年)第一批成立的6个师团,又是17个常备师团中的佼佼者,精锐中的精锐,而第4师团就是第一批成立的6个师团之一。在20、30年代,日军实际上先后成立过21个师团,又裁撤了4个师团,其中并没有第4师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第4师团显然没有那么差劲。
再看实战表现,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第4师团连克金州、南山等重镇,还参加了辽阳、沙河、奉天会战,连战连捷,没有一次败绩。在中国战场,第4师团参加的比较大的战役是第二次长沙会战,最先攻入长沙,并重创中国军队第10军,直接导致第10军军长李玉堂因战败被撤职。
第10军可不是什么豆腐渣部队,而是中央军的精锐,有着“泰山军”之称,后来衡阳坚守47天正是第10军。
太平洋战争中,第4师团首战巴丹,第16师团啃了将近一个月都没能啃下来的硬骨头,第4师团只出动了7300人,不过一个星期,付出了600人的轻微伤亡就拿下来了。随后在科雷吉多尔要塞,更是只用了一个晚上就轻松攻占了。
有人说,这是第4师团运气好,而且对手已经人困马乏,是第4师团拣了大便宜。其实不然,在巴丹和科雷吉多尔的守军都是取得了第一阶段作战的胜利,士气应该更旺才对,而且这两处都储存有大量弹药粮秣,长期坚守毫无问题。
第4师团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得手,得益于第4师团战前做足了功课,不但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还进行了非常缜密的侦察,将守军的火力点都一一标注清楚,等到战斗打响,第4师团的炮火就按图索骥,逐一精确打击,既减少了伤亡,又大大加快了作战进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第4师团确实是日军的另类,但绝不是“保命第一的废柴”。这支部队不像其他日军那样只会死打硬冲地蛮干,而是会动脑子,战前重视侦察,擅长找出对手的薄弱处,而且还比较注重后勤,这也是其他日军部队所罕见的。
所以,第4师团在日军的17个常备师团中,绝对是处于中上水准的,比起第11师团这样连遭败绩的真“废柴”,要强得多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直到今天日本的陆上自卫队依然还保留着第4师团的番号,这也是对第4师团最好的评价。
那么,为什么“大阪师团”又被说得如此不堪呢?
首先,大阪所在的关西地区,历史上虽然是古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从幕府时代开始,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逐渐后来居上,关东人对关西人总有些“地域歧视”,认为大阪人没教养,斤斤计较,时不时要“黑”上一把。把第4师团描绘成只会保命加赚钱,不会打仗的奇葩部队,就是源自于此。
其次,日本作家关幸辅的《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更是成了这种说法的始作俑者,但是关幸辅早年是演员,息影之后才转行写写剧本,根本就不是军史学者,他的文章就是段子,就是博眼球的戏说——开局一段话,内容全靠编,其实日本史学界早在十多年前对他的文章有过系统的驳斥。
近年来,一些中国作家又拾起了关幸辅的牙慧,更是把“大阪师团”狠狠地炒作了一番,以至于今天,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阪师团”就真的成了日军最烂的部队——要注意了,网络时代各种信息真假难辨,军迷们确实需要提高姿势水平,才不会被段子所忽悠。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