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武器装备上用过哪些苏联科技,90年代我军曾大批引进
【军武次位面】作者:高得道
上世纪90年代对于中国军工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黄金时代,原因嘛,很简单,处于经济崩溃边缘的俄罗斯、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已经无力供养苏联遗留下来的庞大军事工业了。包括苏霍伊、米高扬在内的大批军事科研机构不得不自谋生路,昔日那些眼高于顶的军工巨头们不得不走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路,纷纷对外甩卖起他们所有的先进武器装备和相关技术。
▲作为乌克兰军工企业专家大本营的天骄公司,注意马达西奇公司(MOTOR SICH)
就在独联体各国工厂、机构大量倒闭,许多专家、教授失业,大量一流工程师因为收入锐减陷入赤贫之季,各国纷纷派出专家前往俄罗斯、乌克兰,以优厚条件招揽人才,中国也加入了这一轮竞争。得益于中苏友好的渊源,一些中国留苏专家学者通过学术交流、联络感情等形式,得到了不少顶级专家和前苏联的黑科技。
其中就有苏联时期的S37“雪貂”战斗机方案,这款战机外形和歼-10相似,但借助其15吨级发动机的强大推力,其最大起飞重量和载弹量都超过了歼10战机。到1991年,苏霍伊设计局正式公布了S-37方案,采用了当时还在研制中的 AL-41 发动机,单发布局。S-37还采用和“阵风”战斗机类似的颌下进气道,以及比苏-27还要更加饱满的大边条和较大的近距耦合鸭翼,主翼则采用与苏-15TM 截击机类似的双三角翼,S-37方案就像是一架缩小的米格1.44战斗机,
由于S-37战斗机有AL-41这种强大的动力,该机机翼下有8个外挂点,可以携带各种空空导弹、空地导弹、炸弹等,机腹下的9个挂点可以携带副油箱和低阻炸弹,机翼尖端还有两个电子战吊舱。显然,当时的苏联已经开始接受美国的轻型多用途战斗机的设计理念,开始注重于对地攻击能力。
可惜,苏霍伊设计局提出S-37这个方案的时候已经是1991年了,当年底,伟大的苏维埃大厦顷刻之间轰然倒地!于是,S-37方案再无人问津。也就是在苏联解体之后,中国的歼-10战斗机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研制工作突飞猛进,最终,于1994年开始建造歼-10原型机,1998年3月23日首飞成功,其中,不能不说没有前苏联专家的帮助,歼-10从某种程度上成就了S-37没有能够实现的梦想!
另一个著名的中俄混血宝贝就是武直10,很多人都要问了,那么武直10的技术到底出自哪家名门呢?过去,多数人一直认为是借鉴了欧洲虎式的设计思路,早在武直10公开之前也有很多业内人士认同这种说法。但是,现在技术来源被俄卡莫夫公司暴了光,武直10以该公司941项目为基础研制,卡莫夫公司为了证明武直10出身,还公开了两张941项目与武直10直升机的对比线图。从图上看,两型直升机确实相似程度很高。
起初,中方对米里设计局的产品和技术很感兴趣,甚至考虑过购买该局在研的米-28“浩劫”武装直升机的生产许可证,因为它与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大出风头的美国AH-64“阿帕奇”直升机属同一级别,可有效歼灭敌方有生力量。然而,米-28后来被俄陆军看中,中方只能将资源转投俄罗斯另一家直升机巨头——卡莫夫设计局。
当时,一片萧条的俄罗斯,缺少军方订货的卡莫夫急于寻找赚钱的机会。就在此时,来自中国的合同解了燃眉之急。1994年,该局总设计师米赫耶夫同中方签署技术合作任务书,以代号“941工程”的名义为中国开发一款6吨级武装直升机,它采用涡轴发动机,要求动力强、省油、重量轻、尺寸小,武器方面,该机主要装备23毫米固定式航炮和中方自研的反坦克导弹,外挂吊舱内可部署12.7毫米机枪和集束火箭弹。
1996年1月11日,米赫耶夫在最终设计图上签字,包括气动布局和风洞实验结果在内的技术材料,全部通过俄联邦武器出口部门交付中方,最后一部分的验收工作是在中国进行的。接下来,卡莫夫局还派专家前往中国,与中方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2013年,米赫耶夫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941工程”的果实就是大名鼎鼎的直-10,但卡莫夫没有介入该机的具体生产。至少从外观上看,后来问世的直-10与卡莫夫的原始方案差别不大。
说完天上飞的,再来说说地上跑的,在1980s年代,我国军工部门就把第三代坦克的论证工作提到了首要议程。在论证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设计理念:第一种设计理念主张在苏军T-72坦克的基础上研制第三代主战坦克,因为,当时我国已完全掌握了T-72的技术性能,在此基础上研发新一代坦克对承袭了苏式风格数十年的中国坦克工业体系来说,技术风险比较小。
至于我国是怎么掌握T-72坦克的技术,那还得感谢罗马尼亚的帮忙,1980年代初,我国曾经援助了罗马尼亚几架J-6战斗机,罗马尼亚给了我们一个大礼——一辆T-72M作为回赠。T-72M是基于T72 Ural改造的,用于武装东欧小弟。因为其诞生比较晚,普遍装有激光测距仪,反而比原版的T-72 Ural的火控更强一点。虽然,这款坦克和当时世界一流水平的坦克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仍然是极其先进的坦克。
这辆T-72运回后,被起了一个保密代号,叫64式坦克,以617厂为主的相关单位于1983年12月开始对其进行深入的测绘和解析。整个逆向工程在1990年6月才完成,我国获得了T-72坦克的全部技术细节。在T-72M来到中国的同一时期,以缩小版豹II为目标的WZ-1224和WZ-1226,由于应用了大量超前技术导致需要解决的技术难关太多,最终没能服役。其技术成果变成了“中国的费迪南”89式坦克歼击车。
▲1980年代张爱萍将军视察这辆从罗马尼亚获得的T-72坦克
那辆64式坦克就这样成了中国第三代主战坦克的蓝本,有目共睹,99式坦克的最初版本就有不少T-72的特征,驾驶舱中置,68度首上倾角,双流行星变速,横轮盘装弹机等。虽然,99式坦克很多地方还是重新设计的,但T-72的很多设计还是被应用到了这款新型坦克,使其性能更加可靠。后来,尽管99式坦克有了多次大改,全新设计的楔形炮塔更加接近西方坦克的样式,但是,99大改的底盘几乎还是在T72基础上的改进而来的,显然,中国的99式是摆脱不了T-72的基因了。
▲9910工程车
当然,上述三种武器只是冰山一角,事实上,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军工界几乎把所有可以得到的苏俄军工遗产搜罗一空,拥有苏俄基因的国产武器在解放军的海陆空军中更是无处不在。细数起来,陆军有脱胎于BMP-1的86式步兵战车、山寨道尔-M1型低空野战防空导弹系统的红旗-17、借鉴BMP-3炮塔的04型步兵战车等等;海军有中国版的SA-N-12的海红旗-16,克隆AK176的PJ26型76.2毫米舰炮,还有隐形版AK630的H/PJ-13型6管30毫米舰炮,当然还有瓦良格的改良版001A型国产航母;至于空军嘛,更是一水的满满苏俄基因的作战飞机。
不过,不能不承认,中国作为一个后进国家,面临着这种围堵,巴统更是封锁了中国获得先进技术的所有合法途径。但是,中国要实现国防现代化就必须掌握先进的军事技术,如果什么都要自己从零开始的话,无异于的闭门造车,费时费力且不说,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还得两说。所以,消化吸收苏俄技术,进而实现再创造实现中国军事实力的弯道超车成为了中国军工的必由之路,至于效果嘛,摆脱苏俄基因的空军20系列战机已经给出了答案,未来,中国的武器应该是融合了中俄美三方军事技术的优点,也就是中国的实用、美国的精密加上苏俄的皮实,怪不得,欧美要这么打压中国的军工发展,看一眼就怀孕有木有?嗯,绝对要提防变态的中国军工人!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