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土造武器也能霸天!曾让美军以为被408毫米舰炮攻击
【军武次位面】:风满堂
408mm舰炮
关注中东局势的军迷们肯定对叙利亚战场上这个别出新颖的土制武器很熟悉,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家用煤气罐改装而成的煤气罐炮弹。
▲煤气罐迫击炮
这个土制火箭炮,能够让一个大号煤气罐嗖的一声飞到敌人的阵地爆炸,就算炸不死也能把人炸懵逼,政府军在这一方面就吃了大亏,曾经一次整个连被全歼。
最神奇的是这种玩意能量产,可编制成了一个火箭炮炮营,一轮齐射下去对方阵地会被炸的七荤八素,而且造价相当低廉,等于一个煤气罐价格。
▲改装的大尾翼煤气罐迫击炮
所谓战争是艺术,打仗靠头脑。在我军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类似于煤气罐火箭炮的自制武器,并且在朝鲜战场上打的美军一时找不到北。这种武器还曾出现在电影《集结号》中。
1951年,朝鲜战场第五次战役完成战斗任务后,按预定计划后撤,不幸遭到敌军的摩托化步兵、炮兵、坦克组成的“特遣队”追击。
志愿军63军189师与美9师、英军28旅和部分韩军展开了激烈交火,正当战局焦灼之时,战场上突然发出几声巨响,特遣军阵地遭到不明武器打击,被彻底打懵了,在给上级报告中,称遭到志愿军408舰炮的轰炸,但当时连苏联都没有装408舰炮的军舰,志愿军就更不可能拥有408舰炮。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炮?
▲飞雷炮
其实,入朝作战的志愿军根本没有那么富裕的火炮支援,让敌人惧怕的所谓“火炮”就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时自行研发的飞雷炮,它还有一个更加闻名遐迩的名字叫“没良心炮”。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火炮很少,当需要对火力点进行爆破时,单凭工兵投送炸药包伤亡太大,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又很少。因此,解放军急需一种类似于大炮,具有远程投送炸药功能的武器。
1944年冬,擅长爆破专业的太岳一分区的工兵连连长聂佩璋在经过多次实验后,终于研究出了一种依照迫击炮原理制成的飞雷炮。
▲用汽油桶做成的飞雷炮阵地
飞雷炮设计简单,主要有发射筒、发射药、隔离板、炸药包四部分组成。
引爆时,先点燃炸药包的导火索,后点燃筒内底部的发射药,发射药爆炸将炸药包抛向敌方引爆。为防止炸药包被底部发射药引爆,导致未发射就引起大爆炸,需要将炸药包与发射药用一个能移动的隔离板隔开。
虽然构造简单,但是操作起来相当复杂,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密计算,稍不留神就会发生“炸膛”,误伤自己。
最初的飞雷炮压根没有炮筒,只是在地下挖个面对着炮楼方向倾斜的坑,将炸药包塞进土坑,坑底埋上火药,火药引线拉出地面。这样即花费大量的兵力与时间进行细致而又繁琐的土工作业,还要细密考虑挖坑的角度、发射药的装量、炸药包的重量、导火索的延时、长度等等诸元。
▲最初飞雷炮原理
首先最关键的是斜坑的角度,必须根据目标的距离、发射药的装量和炸药包的大小进行精密计算,算的不准或挖的不准不是打远了就是打近了。
再者就是炸药包完全需要人工捆扎,在装药和规格上都需要精细化处理,延期引爆导火索的长度,也要根据目标的距离与飞行的时间计算,长了可能导致炸药包到达目标点后未及时引爆,短了可能还没到达或接近目标便在空中爆炸,失去或降低打击效果。
▲没良心的炸药包要人工捆扎,精度感人
此外,挖坑费事;计算装药量与引线长短费脑子;火药、隔离板、炸药包的装填也要费功夫,都需要一个精明的好“炮手”。
后来在实战中发现飞雷炮预设阵地,不利于机动。土坑发射筒质地松软,削弱炸药包出筒动能,降低射程。同时点燃两个炸药导火索,很难保证发射药导火索失灵,炸药包未抛出而在预设阵地爆炸,既不利于实战,又容易造成自伤。
因此,解放军开始对飞雷炮进行优化改进,改进后的飞雷炮采用汽油桶发射,可以随意调整角度。口径有大有小,一般约0.3米、长0.9米,有的加装可移动的轮子,打完就跑,很方便。抛投炸药包加装地雷触发引信,落地撞击引爆,大大降低了阵地自爆的风险。
这种经改造好的飞雷炮能把十公斤的炸药包抛射到100米至200米开外。主要杀伤力来自炸药爆炸冲击和声音。
飞雷炮是我军因缺少火炮而迫不得已发明出来的。这种土制武器基本无法在进攻和防御战中承担火炮的职能,是一种应急性的装备。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官兵们自行研发的“没良心炮”可谓威震一时,创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奇迹。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