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军事武器敲响丧钟,一切都为让B29从中国去轰炸日本,—马特霍恩行动(2)
14470

敲响丧钟,一切都为让B29从中国去轰炸日本,—马特霍恩行动(2)

诺哈网2023-06-07 20:48:430

【军武次位面】:FriedrichLau

(接上文)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历史上因为后勤保障不到位而失败的作战计划不胜枚举,这次我们就来看看包含着可能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飞机场建设工程的作战计划——马特霍恩行动,它是一次因为后勤出现严重不足而被中途停止的作战计划。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中国抗战军民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我们的祖先曾经用双手建立起了万里长城,而这一次,五十余万四川同胞用双手敲碎巨石,用身体搅拌泥浆,铺起了飞机跑道,建起了一座座可以起降B-29的大型军用机场。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所铭记。下面我们就继续来从后勤保障这一点来纵观马特霍恩计划。

美国与国民政府进行艰难的的经济谈判

机场的成本很快引起了中美官员之间的摩擦。在六国会议上,蒋介石要求罗斯福拨给中国十亿美元的贷款,以缓解金融困境。为了达到目的,他威胁说如果美国不满足他的条件,他将停止向驻中国美军提供食品和住房,并暂停中国参与即将开始的的缅甸战役。美国官员被蒋介石的要求激怒了,他们认为这不过是蒋介石公然从美国最大限度地攫取利益的企图。罗斯福拒绝了提供贷款的条件。然而,随后蒋介石同意了中国参与缅甸战争。而机场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当时1944年初国币与美元的汇率为20:1,在黑市上则为240:1.美国官员估计,如果中国按照20比1的汇率建造这些机场,而不是按照大约2000万美元的成本建造,那么这些机场将耗资8亿美元。财政部和国务院希望坚持黑市汇率。但是阿诺德担心争议可能会推迟机场的完工,所以他推动了妥协的达成。

随后,蒋介石和美国官员达成一致,美国将接受了100比1的临时汇率。谈判断断续续地进行着,1944年11月,美军终于以1.85亿美元的价格解决了机场和其他一些索赔要求。指定给机场的实际数额不详。

尽管美国在成都机场上耗资巨大,但许多中国劳工反而在经济上遭受了损失。被征用建设机场的土地所有者必须以政府价格出售土地,并接受由于通货膨胀而迅速贬值的货币。工人们的工资大约是每天25元(相当于美国的9美分),几乎不够吃饭。如果他们的家人没有给他们提供额外的食物,许多人就会饿死。所以极有可能的是,本应流向土地所有者和工人的大笔资金,最终落入了腐败的国民党官员的口袋。美国人担心这些情况会引发严重的骚乱,但大规模骚乱并未出现。

实际上的机场开工时间为于1944年1月。这些机场所用的土地原本是稻田,1月24日,中国工人开始抽干这些稻田。当时,预计两个机场将在3月31日前投入运营,另外两个机场将在4月30日前投入运营。由于财务纠纷和中国未能找到足够的卡车来运输物资,该计划未能如期完成。然而,第一波B-29轰炸机于4月24日降落在广汉机场,这是第一个可用的机场,距离稻田被抽干已有3个月。到5月1日,四个机场全部开放,到5月10日,所有跑道都完工了。三条战斗机跑道几乎按时完工。

▲地勤人员正在调试B-29的发动机

轰炸机跑道的长度为8500英尺,厚度为19英寸。战斗机的跑道有4000英尺长,厚度为8英寸到12英寸不等。平整地面本身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在某些情况下,要挖出七英尺深的土才能到达坚实的地面,所有这些都是由成千上万的工人用铲子、两头拴着水桶的肩轭、手推车和成千上万吱吱作响的木制手推车来完成的,他们相信这些手推车发出的声音可以驱走恶魔。

很快,噪音使美国人感到不安。正如第二十轰炸机总队司令部指挥官之一柯蒂斯.李梅少将回忆的那样:"有一天,一名机械师再也受不了噪音了。当一个中国民工在附近放下了一辆独轮车,正在看飞机休息的时候,修理工拿着一个油罐爬过栅栏,给独轮车的车轴上了油。当民工推着那家伙重新站起来的时候,它并没有吱呀作响,因此那个工人独轮车留在那里开始去油。当那工人又干起活来的时候,当然,声音依旧很大。"

正如运送重型设备飞越"驼峰"是不切实际的一样,让水泥、水泥搅拌机或沥青从美国飞来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跑道必须用岩石、碎石和沙子建造。跑道的最底层包括从附近的河流取来的石头,砂砾和沙子。上面的一层磨损层是用一种当地的泥浆混合粉碎的岩石,沙子,粘土和水建造的。桐油是从当地树木中提取的,用作清漆,用作密封胶。共计10万吨的材料被用于建造机场。

这些岩石是用小锤子手工锤碎的。几百个男人,有时是女人,拉着巨大的石滚筒,把光着脚的男人和男孩在坑里搅成的泥浆压实。这些由附近砂岩山丘加工而成的滚轴重达10吨。当这些滚子被拉动时,动量会越来越大,不容易停下来。如果一个拉绳子的人摔倒了,不能迅速爬开,他很可能会被压死。有数名中国工人就是因为这样丢掉了性命。

▲中国民工正在用滚子推平一个即将用于马赫霍恩计划的飞机跑道,单这一项工作就动用了七万中国民工

日复一日,成千上万的中国男女老少在机场工作,几乎对他们周围发生的一切浑然不觉。斯图尔特后来写道:"当我们看着这些成千上万的人像他们的祖先一样辛苦劳作时,陆航的运输机从他们头顶俯冲下来,将汽油、炸弹和现代战争所需的所有货物卸下的时候。中国工人甚至连头都没抬。"

为马特霍恩计划从美国向印度运送人员和物资是一项困难的挑战。1944年下半年,马特霍恩计划在CBI战区的各项工作中都享有最高优先权。但是,从美国到印度的距离太远,阻碍了人员和物资的流动;CBI战区在分配联合航运方面只享有低优先权;最高指挥部坚持B-29轰炸机应尽早投入作战,这导致没有多少时间来调整现有的运输时间表;并且要求马特霍恩计划不要过多地影响CBI的其他项目。

当务之急是要运送急需的兵员和货物乘坐航空运输司令部(ATC)的飞机经巴西的纳塔尔、苏丹的喀土穆和印度的卡拉奇前往机场报道,运输工作幸运地只花了6天时间。否则,大多数单位和用品将只能由海上运输。为了马特霍恩计划的顺利实施,在1944年头六个月,美国国防部联合参谋部CCS向这个计划分配了2万个军用仓库和20万吨的货物空间,从4月开始,每月至少有2万吨的燃油陆续抵达。

在1943年圣诞节时,美军预计到1944年7月止,为马特霍恩计划运送的所有工兵部队和物资都可以运送完毕。尽管有必要在运送时间表上作出一些牺牲,以便人员的调动和其他CBI战区项目的用品运输。在1944年2月底之前,大部分部队的运输船都已启航。

一些运输队由向东穿越大西洋到达北非,然后由英国船只穿过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运到印度孟买,最后由火车运到孟加拉。其他部队和大部分物资向西越过太平洋,绕过澳大利亚,货船开往加尔各答,军队运往孟买,因为加尔各答已经不堪重负,运作效率低下。大多数部队需要8到10周的时间才能从美国的登船港口到达孟加拉。尽管行程很长,到5月份,CBI战区还是输送了近2.2万人。

未完待续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