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曾把手榴弹扔30米歼灭山崎联队,现在解放军还在练吗?

投远还是投准,这是一个问题?
在《亮剑》里李云龙用大量手榴弹远距离投掷到鬼子阵地中,成功击败山崎大队阵地。李云龙说:“30米的距离,就算是个娘们都能扔进去!”那么现实部队中到底扔的远重要,还是扔的准重要?

▲在《亮剑》中,李云龙就曾说:
30米就算是个娘们都能扔过去
在一些抗日剧中,经常会看到士兵把手榴弹扔出上百米远,这就太假了,一般士兵能投到30米已经很不错了。经过长时间锻炼也有些尖子兵王能扔7、80米。能扔上百米远的,相当于人形迫击炮了。

最近一段时间,在官方报道的解放军投弹训练当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解放军战士在投掷手雷时,越来越多的向着投准,而非投远的方向练习。

▲像这种以固定工事为依托
旁边占有安全/教练员的实弹投掷练习
往往是新战士第一次扔的体验投掷
那么在今日的战争当中,手雷这一古老而简陋的兵器还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在真正的实战战场上,投远还是投准哪个更重要呢?

▲一个战斗员如果能将手榴弹扔的足够远
就很容易获得荣誉
按照解放军新训练大纲的要求,士兵手榴弹考核项目时,分为投远和投准两个科目。其中手榴弹投远的考核标准是立姿:30米及格、(跪姿、卧姿会适当下调) 35米良好、40米优秀,如果有战士能投出50米还可授予“投弹能手”称号。

▲多年前我军下发的步兵战术教材中
关于手雷投掷的考核及评定标准
投准考核则是在靶场设置内环直径3米、外环直径6米的投弹环形靶区。在距离30米外的投弹点投掷3枚手榴弹,若有2枚或全部命中环形靶内环判为优秀,若只有1枚命中环形靶内环判为及格,如果没有1枚命中环形靶内环则判为不及格。

▲向地环靶投弹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两种标准呢?
在2014年的军报报道当中,一名叫宋福旦的中尉曾扔出过102米的超远投掷记录,这个纪录在全世界同行来讲无疑都是非常出色的成绩,但这其实并不算是一个十分实战的纪录。因为手榴弹实弹的延时引信通常只有3~4秒,被投出的速度通常不超过20米/秒。

▲从投掷到爆炸,时间是非常短的
这就意味着,即使不考虑风阻降速,手榴弹实弹也会在投出80米内就爆炸了,能“飞”完上百米全程的只能是无装药的教练弹,这项纪录也就仅适用于军事体育比赛之中了。

▲借助土坎的掩护
向模拟敌人的散兵坑投弹
从前面军武菌所列出的解放军手榴弹投资考核标准也可以看出,解放军从实战出发,并没有追求超过50米的手榴弹投掷距离考核标准,甚至只要达到40米就已经是优秀水平了。

当然,解放军之所以将手榴弹投掷距离的考核标准定在30~50米,并不是因为手榴弹引信的时间限制(毕竟手榴弹引信时间在设计制造时,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的)。从诞生起,手榴弹就不是一种只要投得远就能完全发挥作用的武器,还要能够投得准才行。

▲向模拟窗口投弹,如果扔不进去
那么就是无意义的

▲实战效果类似电影《黑鹰坠落》中的这段剧情
能扔出这个水平的绝对是高手
现代手榴弹大多采用卵形设计,炸药装填量仅100克左右,装药爆炸时推动刻槽的弹体预制破片或集成在手榴弹上的钢珠高速散射,以高速破片或钢珠杀伤敌人。受限于装药等因素,手榴弹一般都只有5到6米的有效杀伤半径,投掷安全距离也只有十余米。

▲M67手雷爆炸后的破片
因此,必须要将手榴弹投掷到离目标足够近的距离上,才能对敌人造成预期的杀伤效果,即便只是为了压制敌人,也要投得离敌人近才能有足够效果。

▲美军在巷战中向敌人投掷手雷
传统军事强国美俄两国在军事训练中也多强调投准,在我军参加的俄军举办的国际军事比赛“侦查尖兵”的手雷科目当中,近年来频频参与实战的俄军也是强调投准,他们设置的投掷距离只有短短的25米。

▲截图自新华社的报道
对手榴弹投掷距离要求的放宽,一方面是由于手榴弹自身投掷精度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另一些轻武器的出现和发展,它们在更远距离上有着比手榴弹更好的发挥。对手榴弹地位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枪榴弹和枪挂榴弹发射器。

▲手雷、枪榴弹、迫击炮的射程分划
枪榴弹其实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武器,并且也随着技术进步而得到发展,现代枪榴弹已经可以不借助其他适配装置就能直接用实弹从枪口发射。

▲加兰德步枪发射枪榴弹
枪榴弹一般重200~600克,杀伤半径10~30米,最大射程300~600米;反装甲型枪榴弹一般重700~800克,直射距离50~100米,垂直破甲可达350毫米。

▲春田步枪发射枪榴弹
此外,枪榴弹还可发射破甲、杀伤两用弹、特种弹和教练弹等。枪榴弹不论是射程、精度、杀伤力、还是弹种等,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人力抛扔的手榴弹,有枪榴弹在,手榴弹自然不需要再追求“能力之外”的投掷距离了。

▲当然在枪榴弹/枪挂榴弹距离保险范围之内
或是突然遭遇暗堡时,即使是世界
最强军队也要拿起手雷炸碉堡

▲近距离,复杂/狭窄地形
是手雷发挥威力的战场
虽然枪榴弹性能可观,但如今其实已经走向末路,逐步取代了枪榴弹和手榴弹远距离杀伤功能的新武器是枪挂榴弹发射器。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XM148开始,M203、GP15/25等“世界知名”枪挂榴弹发射器先后被开发出来并投入战场。

▲相比冲近了扔手雷,这样用瞄具进行远程点杀
无疑要安全多了

▲强行冲上去,很可能还在半路
就被敌人消灭了
自诞生起,枪榴弹就存在尺寸较长、重量偏大等问题,而枪挂榴弹发射器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枪挂榴弹发射器被直接安装在突击步枪的护木之下,使用20~40mm口径的低速榴弹,在基本保持射程和杀伤力的同时,整体重量、精度、携行效率都比枪榴弹有很大改善。

▲感受下这个携弹量
而且左边这位掷弹兵应该还是位女兵
发展至今,M203已经被新一代的M320逐步替代,解放军也已经发展并装备了多种枪挂榴弹发射器,各国甚至还发展了多型基于小口径高速榴弹发射器的步榴合一轻武器系统,传统枪榴弹的地位已经几乎不复存在。

▲使用95步枪下挂榴弹发射器的解放军战士
显然,在枪挂榴弹发射器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手榴弹已经不完全不需要执着于超过可以保持有效投掷精度的投掷距离了。大量的实战记录和统计数据表明,以正常人的能力,投弹手经过训练后,可以做到在30米左右的距离上把手榴弹投出一定的准确度。故而解放军将手榴弹科目的考核标准设定在30米距离及格的水平线上。也就是说,投远够用就好,投准越准越好。

▲西南高原山地,解放军模拟进攻
假想敌碉堡,训练士兵将手雷扔进敌人射孔
手榴弹是地面作战武器,而近未来的地面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随着时代的发展,地面军事目标的种类和数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轻防护甚至无防护的有生目标越来越少,建筑构件、技术兵器、车辆平台等则越来越多,地面作战的士兵将会越来越多地穿越行于街区楼宇之间、显隐在各种建筑物之中。

▲在其他武器都难以发挥威力的时候
用手雷问候转角的敌人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在这样的作战环境里,方便实用的手榴弹无疑是必不可少的轻武器之一,不论是“清扫”房间、爆破、冲门、预警、还是诡雷设伏,手榴弹都可以发挥得得心应手。

▲借助不同障碍物的掩护保存自己
隐蔽接敌,然后将手雷扔进敌人窗口
这是真贴近实战的表现
解放军对手榴弹训练重心的历次调整,也是解放军充分认清手榴弹在实战中的使用局限性并调整应用方向的体现。在今后可能爆发的地面战斗中,解放军战士手中的手榴弹,也必将和轻武器一起发挥重要作用。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