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毕业生当机场驱鸟员 媒体:莫轻言“人才浪费”
近日,一张温州机场集团拟录用人员公示表引发热议。
在这张公示表中,毕业于浙江大学的陈某某应聘场务及驱鸟员的岗位,成了关注焦点。不少人惊讶的是:浙大高才生去机场“赶鸟”,确定不是人才浪费?
6月6日,温州机场集团工作人员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本次属于社会招聘,公司会根据应聘者的综合成绩进行择优录取,“都会向应聘者介绍应聘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
此外,拟录用人员名单显示,除了有浙江大学毕业生应聘场务及驱鸟员岗位外,还有一名毕业于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人员拟录用为“普通安检员”。
名校毕业生应聘基层城管、街道办事员甚至环卫人员,这些年早已屡见不鲜。这样的新闻底下,“人才浪费”“大材小用”之类的留言大抵也都是标配。其实浙大毕业生到机场干工作并不稀奇,亮点在于他的岗位:驱鸟员。在一些人心中,赶个鸟,何必“劳驾”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
浙大毕业生做驱鸟员到底属不属于人才浪费,直观上看,似乎并无疑议,但如果稍作案头工作,对这个工种做一个大概了解,可能就不会这么武断地下结论了。
其实,机场驱鸟工作对飞行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论文显示,随着新一代涡轮发动机的研制和不断发展,飞机越飞越快,噪音越来越低,对鸟类来说完全没有避让的可能。而鸟击飞机多发生在起降或起降前后的低空飞行阶段。所以,作为飞机起降场所的机场,鸟害防治也就成为一项重要的飞行安全保障工作。
这里的驱鸟,也不是人们经验认知中简单拿个竹竿儿或竖个稻草人就可以做到的,而是一项相当科学且对专业设备使用要求较高的工作。
一般而言,这可以细分为架设鸟网、煤气炮驱鸟、爆竹弹驱鸟以及恐怖眼等驱鸟技。这既考验一定的专业能力,也需要良好的团队配合,如果没有一定的业务素质,可能还真干不了这活儿。
这么说,并不是想表达“这个工作只能由名校毕业生来做”,实际上,这个岗位还录取了其他一些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我想说的是,机场驱鸟员,也绝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没有任何技术门槛,人人都可做。
温州机场集团回应此次招聘属社会招聘,择优录取。普通学校毕业生与名校毕业生同台竞技,浙大陈同学成功入围,我们不能因为他的名校身份就对其抱有偏见。
揆诸这个岗位当初的应聘要求,也可以发现,温州机场集团其实是做了有针对性的条件限制的。比如将专业要求限定在生物学、生态学、动植物学、环境科学、建筑学专业等岗位,英语要求四级以上,需持有2年以上C1驾驶证……这些都是结合驱鸟员工种以及机场工作特殊性做出的科学安排,背后的用意不应被忽视。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即便如此,也依然算不上合理利用人才,浙大毕业生就应该去大厂、做公务员或进研究所搞学术。言人人殊,这也没有毛病。但我们还当明白,评价大学生就业,并不只有“人力资源配置”这一单一模型,更要看到背后每一个毕业生真切的生活诉求。
谁都知道,这两年大学生普遍面临就业难,找到一个自己完全心仪的岗位并不容易。在一时有限的择业范围内,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是人之常情。
对需要谋生的毕业生而言,宏大且高蹈的社会期许可能对他们来说还过于遥远、不切实际,端牢一个饭碗,才是真正的踏实。所以,如果当下有一个体面且稳定的岗位,可能对毕业生来说就是最务实的选择。
所谓浙大毕业生干机场驱鸟员、川大研究生送外卖这样的新闻,未来大概率不会绝迹。这种选择是不是资源浪费,每个旁观者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但我觉得,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这中间隔着无数普通人具体的利益考量与反复取舍,对此,我们应抱有充分的理解与包容。
撰稿/新京报评论员 王言虎
责任编辑:刘光博
- 0000
- 0000
- 0000
- 0001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