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怎么用上了英国枪?我军曾缴获敌人重机枪却不会用!
【军武次位面】:波多尔斯克小铁匠

解放军怎么用上了L85?
这几天军武菌发现了这样一张照片,图中的解放军叔叔手里居然拿了一支英军的L85,这是怎么回事呢?

▲难不成我军装备了L85?
英国的L85在步枪届可是大大有名,早期版本因为各种毛病,故障频出,被人们加上了“女王烧火棍”“史上最强栓动突击步枪”等名号。

▲史上最强拴动突击步枪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
关于解放军叔叔手中的L85,其实是一把仿真枪,战士们在拿L85在室内进行模拟射击训练。那么又有小伙伴会问了,为啥非要用L85训练,而不用我们自己的95呢?

▲都是无托枪,L85和95还真有几分相似
原因主要有两个:
1:因为在室内模拟射击训练当中不能用真枪,而95又没有仿真训练枪,而无托版的L85长得又有三分95的样子,正好可以作为替代95的训练枪使用。
2:使用L85来训练,可能是由于对外作战和比赛的情况下需要熟悉外军枪械的关系,提前用仿真枪做适应性训练总比作战和比赛的时候“抓瞎”要强得多。

▲早些年的军事报道还出现过
特警使用G36C仿真枪
其实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外军枪械适应性训练。冷战结束后,当前世界主流是和平与发展,战争只是以局部战争和治安战的形式小范围呈现。但是在远离本土的反恐和维和行动当中,用本国的轻武器又未必合适。

▲《红海行动》蛟龙突击队一水儿北约口径枪械
在境外作战往往要考虑弹药补给、和枪械损坏如何获取配件维修等情况,手里的枪很容易变成“烧火棍”。世界上主要步枪弹药都是5.56毫米或者7.62毫米,如果使用5.8毫米,没有稳定补给点的情况下,根本没弹药可用。
另一方面,战乱国家的枪械尽管繁杂,但也主要是以老旧的轻武器为主,而拿着过分先进的枪械在这些地方太过显眼,很难执行任务,因此就需要提前适应战争地区的常见轻武器。

以美军为例,早在冷战期间,美军的一些特种部队就会利用采购或者缴获的轻武器进行训练,这些轻武器主要以苏制武器为主,例如AK突击步枪、RPG火箭筒等等。

▲约翰·肯尼迪特种作战中心
用来模拟AK-74的中国产88自动步枪
从80年代中美蜜月期开始,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向美国出口56冲和5.45×39毫米口径的88式自动步枪,用来为美军模拟苏军的AKM和AK-74突击步枪。而当时美军特种部队也会专门针对AK和各种仿制型进行训练,以增加渗透作战时对敌军武器的熟悉程度。

▲美军熟悉俄制PKM机枪
这个传统也一直延续至今,现如今美军在向作战地区派遣兵力之前,通常会根据战乱地区的实际情况,令士兵针对性的训练一系列外军的轻武器,以确保在本国武器故障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就地取材保证战斗力。当然,由于苏制武器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分布,训练也主要以AK突击步枪为主。

▲美军训练AK
从80年代开始,美陆军还专门成立了假想敌部队:第32近卫摩步团,并专门建立了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冷战时期,第32近卫摩步团就在此地身穿苏联军装、手持AK步枪、通过实战化演习的方式令美军熟悉苏军战法和战术。苏联解体之后,这个部队的模仿对象也就改成了美军在中东的敌人。

▲别看这些拿着AK的人外表是苏军
其实骨子里是美军第32近卫摩步团

▲不仅如此,美军还手把手给
现在的伊拉克政府军培训AK
而作为本国军队的磨刀石,假想敌部队则更需要精通外军的各种武器,其中也就包括各种枪械。而这些武器的来源,主要从国外购买,买不到的就只能通过缴获自行仿制,或者干脆利用现成接近的武器来模仿。

▲例如我军就可以直接拿CQ步枪
来模拟美军的AR步枪
那有同学还要问了,如果不适应外军轻武器不行吗?那当然了,我军曾经在两次对外战争当中都吃过不熟悉外军武器的亏。抗美援朝战争时,志愿军缴获了大量美制武器,很多性能优良的枪支都被拿来加强火力使用,没有专门的培训,只能战士们自己摸索,无法快速发挥缴获武器效能。

▲M2重机枪
对越反击战和两山轮战时期,由于当时我军有的部队对“一专多能、一兵多用”不够重视,曾发生过多次缴获越军武器后,却不会使用的情况。要么增加了自己的伤亡,要么空有武器却无法支援友军干着急。

▲很多士兵只熟悉自己手里的步枪
除了火箭筒手,有的士兵根本不会用40火
1979年2月19日,解放军某团的两个班从两侧迂回,攻占领长白山南侧高地,缴获越军60迫击炮两门,炮弹4箱。之后越军迅速组织反攻,企图夺回阵地。我军战士在坚守阵地时想用缴获的60迫还击,怎奈现场士兵无一人会操作,只能和敌人硬拼。
最后担心阵地失守迫击炮再次落回越军,战士们将迫击炮就地拆毁,并将零件隐藏起来。虽然最后战士们顽强的守住了阵地,但是因为缺乏火力支援而未能杀伤更多敌人,而我军也付出了5人牺牲,5人重伤的代价。

▲战士们的步枪由于射程近
往往需要机枪压制敌人火力点
同年3月,在横模地区8号高地上,解放军某部队7连刚刚来前线接替兄弟单位换防,阵地上有缴获自越军的12.7毫米高射机枪两挺,子弹数千发,然而新上前线的全连士兵无一人会操作,只能扔在阵地上。隔日友邻连队对1号高地发动攻击,在山腰处遭到越军火力压制伤亡10余人。

▲越军的高射机枪
敌人相距8号高地1000米,超出步枪射程,而这两挺高射机枪位置正好面对越军阵地,距离刚好在高射机枪射程内,若能使用起来的话就能压制对方火力,掩护我军进攻,可惜因无人会操作,无法对友军火力支援,有炮不能用,有枪不能使,只能干着急。

▲对越反击自卫战时期记者拍摄的影像
其中受伤战士的场景让军武菌心疼
熟悉外军武器训练必不可少,是我们用血换来的经验,而且随着未来我军对外维和、反恐作战的深入,这种适应性训练也将成为战士们必不可少的训练科目。随着解放军和外军交流越来越频繁,也有更多机会去接触外军武器。

▲和外军联训,我军也能有熟悉外械的机会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把敌军的武器像自己武器一样熟悉,未来才能有把握战胜他!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 0000
- 0000
- 0002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