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头”还是“鸭脖”,怎么就成了罗生门?
近日,一则“江西一高校饭菜中疑吃出老鼠头”的视频在网络传播。6月3日晚,涉事的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布情况通报称,饭菜中的“异物”经当事人确认为鸭脖。6月4日,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称,初步判定系鸭脖。
在新闻曝光之初,这还只是一个食品安全事件,可在得到“是鸭脖”的回应后,此事反而迅速发酵,大量网友坚持认为异物是老鼠头,并将“鸭脖说”演绎成了一系列段子、漫画图。至此,这件事已经从一个食品安全事件,演化为舆论传播事件。那么,问题出在哪?网友为什么不相信“是鸭脖”?
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关键信息未披露,关键疑问未解释。比如,图片中被质疑是老鼠牙齿的白色条状物,到底是什么?还有被网友猜测为“胡须”的长线状物,究竟是啥?判定是鸭脖的依据,又是什么?解释这些并不难。在关键之处出现了信息缺席,只会更加让人疑惑。
反过来讲,在关键信息缺席的状态下,网友们根据自己的“眼见为实”和生活经验去判断一样事物,进而发表个人的看法,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更“扎眼”的是,有网友爆料,涉事学校的新媒体中心对学生下发通知,要求学生按照已经拟好的话语模板去新闻评论区留言,并放出了相关群聊内容截图。截图内容显示,话语模板和某平台新闻报道下的留言高度相似。这再一次激起舆论风浪。
是不是鸭脖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如果所谓的留言区也是刻意“制造”的,哪怕本来是鸭脖,也只会让网友产生不信任感。此时舆论锋镝所指,已跳出了“是不是老鼠头”的争论,而是指向校方在这件事中所表现出的操作手法、处事思维与公信力。
一步走得不够用心,后面的每一步都会被动。而如果步步走错,所引发的不信任感就会“积重难返”,带来的负面影响就难以消除。
在大众生活深度融入互联网的社交媒体时代,知情权的满足有了更加丰富和具体的场景。对公众围观的热点事件,显然不能只靠一句简单的“结果是什么”来回应,更要呈现调查的过程、细节和证据。它应是一个动态接收、频繁互动的过程。
近年来的很多热点事件,不少地方在回应和处理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媒介素养和互动意识,只是按照传统的、固定的、程式化的步骤去应对,根本没有观察和分析网友们在关心什么、质疑什么,应该如何和他们互动,如何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
值得一提的是,据媒体报道,这已经不是该校第一次出现“老鼠事件”,早在2021年,南昌市监局就曝光过该校后厨进老鼠的问题。这就更加深了网友下意识地联想和不信任。这一次,南昌市监局也已经介入,我们期待真相大白,也期待最后权威的调查能够让人信服。
责任编辑:张迪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