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在战“疫”中立下大功,但也暴露问题!未来将会如何改进?
这两天,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3月10日下午3点半,随着最后一批49名患者从洪山体育馆走出,武昌方舱医院正式休舱。至此,武汉市所有方舱医院均宣布休舱。
作为向武汉实施大规模应急空运的主要力量,咱们的运-20“鲲鹏”在网上可算是结结实实地享受了一把“网红”的待遇。而原本作为作战辅助力量、支援力量存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运输航空兵,这下也终于在影响力上压倒了常年在本公众号担当主角的空军歼击航空兵与轰炸航空兵,成功解锁了C位出道的成就。
支援武汉的运-20(图源:军网英文)
但运-20A“鲲鹏”尽管目前已经是一块美玉,但并不意味着这块美玉就不需要雕琢,也并不意味着咱们不可以用这块美玉去做别的事情。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谈谈运-20A的后续改进,以及这一机型之后的系列化发展。
运-20A的缺陷
提到目前的“鲲鹏”还有哪些令人不太满意的地方,相信各位读者的想法是比较一致的:
数量少的不足
首先是装备规模依然相对不足。有些读者可能会不服气,认为运-20A型运输机上有脉动生产线加持、中有卫星地图的停场数量验证、下有机身涂装的战术编号证明。更不用说最早的一批量产型运-20A早在2016年7月就已列装,现在这都4年过去了,装备数量怎么说也得有个“大几十架”。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支援武汉的运-20
咱就以脉动生产线来讲吧,所谓的“脉动装配线”本质上是一种制造策略与总体解决方案,并没有魔杖“点石成金”的功效,虽然理论上可以达到较高的制造速度,但也与站位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各分系统配套商的供货速度等密切相关,咱们并不能默认为“上了脉动线”=“可以像造香肠一样造飞机”;
运-20的脉动生产线
再以卫星地图的数据看,卫星地图的数据本身就是不那么可靠滴。卫星地图服务商网站的很多数据是有相当大的延时的,并不能反映某型装备的即时装备与部署情况。
卫星照片中的运-20(图源:新浪军事)
至于机身的战术编号,大伊万之前解释过,此番出动的来自西部战区、中部战区两个不同的航空兵部队的运-20A,其机身的战术编号只能证明本次出动了来自这两支部队的某几架运-20A,至于这两支部队到底装备了多少“鲲鹏”,这个大伊万肯定是不会随便说的。
支援武汉的运-20
因此,起码根据大伊万了解的情况,目前列装西部战区、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部的运-20A“鲲鹏”,在该型运输机真正加入部队3年多接近4年之后,其数量其实一个人就能数过来,这一装备规模相比美、俄等军事强国的战役运输机数量,是有着非常大的不足的。
停机坪上的运输机(微博:金刚)
不过咱们也不用过于丧气,毕竟以美国空军的C-17A“环球霸王II”运输机对照,其在1991年开始正式交付美国空军部队,在列装的头6年里,每年的交付数量也都在个位数徘徊,到了1998财年才列装了37架,1998年年度列装了10架,交付数量方才突破两位数。即使如此,在C-17A的整个生产周期里,每年的交付数量最多不过16架,还是在批产11年后才达到的峰值。
C-17A运输机批产11年后才有庞大的数量
故而,作为“刚开始玩大型战役运输机”的中国空军,运-20A“鲲鹏”这三四年来的交付数量不尽如人意其实是完全正常的事,请大家再给空军一点时间。
性能上的欠缺
除了装备规模尚待进一步扩充,运-20A型运输机在部分分系统性能、整机总体性能与运作可靠性上,其实都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
运20装备的俄制D-30KP-2发动机
没错,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又是运-20A的动力系统,这套由4部D-30KP-2或者4台FWS-18(尚不清楚是否换装)组成的动力系统。不仅相比美军C-17A“环球霸王II”的由4部F-117PW-10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组成的动力系统推力差了数十吨,连相比俄罗斯空天军最新装备的由ПC-90A型涡扇发动机担纲动力总成的伊尔-476/ПC-90A都差距甚远,而即使在将来运-20A能够真的安装上咱们国产的FWS-20A型大涵道比涡扇,预计也要等到第二阶段改型性能才能与ПC-90A平齐。
ПC-90A型涡扇发动机
而发动机推力的不足,使得运-20A型飞机即使在机翼翼型、全机升阻比、增升设计上都相当优异,其主要技战术性能也就是不同搭载构型下的最大搭载重量、特定搭载构型下的可用航程与设计对标也有较大的差距,所谓的“最大搭载重量达66吨”就目前来看很可能只是一个理想的设计数字而已。
最后,正如咱们前面所讲的,运-20A作为航空工业最早上手、初步试水大飞机设计的一个项目,从技术跨度和设计难度上来讲都非常之大,即使在装备部队之后,依然有大大小小的瑕疵与问题亟待解决,甚至还有一些问题根本没有充分的预想,只能通过充足的使用来“边用边改,慢慢解决”。
(图源:新浪军事)
因此咱们之前说中国空军目前只是迈进了战略空军的门槛,今年仅仅是中国空军使用自行制造的大型运输机的元年,这一形容咱认为是很合适的。
运-20A升级改进的方向
那么,在明确了运-20A型运输机当前的优势和不足后,咱这架“鲲鹏”未来将要实施的升级改进就很明确了:
动力系统的改进
首先要做的,当然是动力系统的改进,这是一切后续改进的基础和前提,但是以当前FWS-20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技术状态来看,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设计调整与改进。
当然,待到FWS-20型发动机真的设计成熟并装机使用,运-20A即可很快达到先前预定的设计指标,起码能在预定搭载系数、搭载构型、作战航程等关键性的战术指标上达到较高水准,同时也不排除运-20在动力充沛的情况下做放大设计,将之前曾经展出过的一个货舱加长型的“运-20F-100”变成现实。
运-20F-100
同时,伴随着运-20A机队飞行小时数的增加,其全机队出勤率、单机可靠性等指标也会逐步提升,部分设计或制造缺陷也会渐渐地得到修改,从而使得这架“鲲鹏”真正地完成从“能用”到“好用”的跨越。
“一机多型”的改进任务
同时,伴随着运-20平台装备数量的逐渐扩大、单机可靠性不断提高,作为我军目前绝无仅有的一个200吨级的大型飞机平台,运-20也必将开始承担“一机多型”的改进任务。
由于知识产权问题,C919不适合改为军用
当然,很多读者可能会比较倾心于使用航空工业商飞的C919平台实施改进,而以美国空军动辄使用波音707或者波音737NG平台做“一机多型”改装来看,C919平台在理论上的确适合改装,但牵涉到知识产权问题,中国空军的选项很有可能只有运-20一种。
运-20加油机想象图(作者微博:Lovely_Swift)
当前从现有技术状态的运-20A改装的运-20型加油机原型机已经小小地露了一脸,而在FWS-20型发动机装机之后,动力更为充沛的运-20型飞机将有更多的能源实施其它改装,承担当前主要由运-9平台承担的高新机改装任务,战略级别的电子干扰机、电子侦察机等也会很快成为现实。
最后,大伊万还得提一句,尽管咱们的运-20A走完澡盆曲线底部后,会成为一型相当先进的、总体性能堪与美军的C-17A比肩的先进战役运输机。
但以美、俄等国空军的运输机机队分级来看,在以C-130和An-12为代表的战术运输机(中国空军的代表是运-9A)、以C-17A和IL-76MD为代表的战役运输机(中国空军的代表是运-20A)以上,还有一个以C-5和An-124为代表的战略运输机,在战略运输机这一层级上,目前中国空军还完全是空白。
中国在C-5银河这类的战略运输机上还是空白
而要尽快弥补这一空白、真正完成中国空军运输机机队的“全谱系、系列化发展”,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先把手头的运-20A玩明白。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