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冷战时代“末日武器”!俄罗斯波塞冬核鱼雷测试完毕即将服役
近期,据俄罗斯国防部部长绍伊古大将的说法,于2018年首次披露、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的俄海军“末日武器”:“波塞冬”重型战略核鱼雷已经基本完成了海上测试工作。同时,为装备“波塞冬”鱼雷而专门研发的09851型特种核潜艇“哈巴罗夫斯克”号也已完成下水,即将开始“艇弹结合”综合测试工作。就这样,一型带有浓厚的冷战时代色彩的“末日武器”,从俄罗斯军队工程师们的“奇思妙想”中一步步地变成了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
“波塞冬”核鱼雷
当然,提到“09851”型特种核潜艇、甚至是提到“波塞冬”重型战略核鱼雷,大部分读者都有点“不明就里”的感觉:
09851潜艇与“波塞冬”核鱼雷在一份文件中
关于前者,俄罗斯海军的攻击型核潜艇、巡航导弹核潜艇、战略导弹核潜艇都为数不少,比如众所周知的971“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955“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什么时候多了“09851”这么一个听起来就怪里怪气的核潜艇型号?
“波塞冬”核鱼雷
而关于后者,也许更多的人对这么一个“波塞冬”鱼雷的印象也就停留在“性能超级厉害”的层面上了,诸如“最大航速超过100节”、“采用了超空泡技术”、“携带两亿吨当量巨型核弹头”、“可引发海啸”之类或真或假的信息充斥着有限的信息平台,完全把“波塞冬”型战略核鱼雷真正的战术性能掩盖掉了。
“末日武器”的技术渊源
那么,到底什么是“波塞冬”型战略核鱼雷、配备该型核鱼雷的俄军攻击型核潜艇到底是什么型号呢?大伊万认为,咱们可以先从俄罗斯海军现役的其它装备里“找点线索”。
“波塞冬”核鱼雷
记得在去年七月份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深水总队曾经发生过一次作业事故,当时出事的是一艘编号叫做“AC-31”的“核动力深水工作站”,其实就是一艘小型核动力工作潜艇。该型“深水工作站”处于待部署状态时,需要通过指挥塔与深水总队编制内的两艘“工作母艇”连接,尔后人员从工作母艇进入“深水工作站”内,再解除小型工作艇与母艇的联系,并启动自航动力开展预定任务。
去年出事故的AC-31深水工作站
AC-31深水工作站资料图
根据现有的情况可以判明,“AC-31”型“深水工作站”本身就具备较强的自航性能,且可以承担水下破袭与深水侦察、预设战场水文情况研究等任务。而负责运载它的两艘“工作母艇”则是俄海军的两艘较老的667БРДМ型核潜艇,分别是БС-136“奥伦堡”号以及БС-64“下莫斯科”号,而这两艘承担特殊任务的核潜艇在俄罗斯海军内部的型号,就被分别称为“09786”和“09787”。
09851型潜艇的技术渊源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了,用于装备“波塞冬”型核鱼雷的“09851”型攻击型核潜艇,应当和667БРДМ型核潜艇一样,是俄罗斯海军某型现役攻击型核潜艇为了使用“波塞冬”型核鱼雷而实施专门改进的产物。
文件中的09851和09852
事实上,根据目前已经披露的情况,俄罗斯海军列装的这艘09851型特种核潜艇,应当和去年4月份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下水的另一艘型号为“09852”型的特种核潜艇一样,都是由俄949A“安泰”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实施改装建成的。该型核潜艇在冷战时期是苏联红海军水下战与水面战中反航母作战的主力之一,水下排水量高达23000余吨,最大工作深度可以达到400米左右,装备有2座ВM-5型压水反应堆和配套的蒸汽轮机、汽轮发电机组,最大水下航速根据公开资料可以达到28节左右。
09852侧视图
而作为巡航导弹核潜艇,949A最主要的打击武器是位于艇体舯部两侧、非耐压结构内收纳的两组共24枚P-700“海难”重型战役反舰导弹,使用的时候需要上浮到水面并打开艇体两侧的整体式口盖实施发射。在改装为“波塞冬”型核鱼雷或“水下核动力工作站”载艇后,这两艘949A型核潜艇(分别是去年下水的那艘“别尔哥罗德”号和这艘刚刚下水的“哈巴罗夫斯克”号)应当是拆除了位于艇体舯部两侧的P-700反舰导弹发射装置,用于设计全新的艇体结构用来收纳六枚左右的“波塞冬”鱼雷。
09851侧视图及局部透视图
当然根据俄罗斯海军的计划,也有将比如1164“光荣”级巡洋舰实施技术改造、将位于舰体舯部的P-1000“火山”重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拆除并修改为“波塞冬”鱼雷发射装置的计划,但目前来看这计划的可行性很低。
“波塞冬”核鱼雷的技术渊源
在搞清楚了“波塞冬”鱼雷的载艇是俄海军以949A“安泰”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为蓝本、重新改建的特种任务核潜艇后,那么“波塞冬”型战略核鱼雷的型号由来、技术渊源与基本性能,大伊万认为咱们也可以略猜一二了。
“波塞冬”核鱼雷结构推测图
虽然目前俄罗斯海军对“波塞冬”型核鱼雷还一直是讳莫如深,只公开了一个叫做“CTATУC-6”的研发代号,但大伊万个人认为,“波塞冬”型核鱼雷其实和俄军北方舰队深水总队装备的、在去年曾经出过事故的那一票密级极高、信息贼少的“深水工作站”是有那么一些联系的。毕竟二者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小型自航核潜艇”,在雷体整体构型与水动力学结构、核反应堆设计、动力系统设计、任务舱室分布、对外通联系统等子系统上是有些承继关系的。
水下潜航器结构图
只不过,相对于那些“核动力深水工作站”,“波塞冬”鱼雷的雷体尺寸还要更小一些、承担的任务也相对单一一些、对于动力系统的要求也要更高一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波塞冬”型核鱼雷应当是俄罗斯相关科研部门在吃透了小型工作核潜艇的相关技术后,对工程潜力做进一步挖掘、重点攻克多系统小型化难题之后的产物。
“波塞冬”核鱼雷的性能
而在弄清楚了“波塞冬”型核鱼雷的技术渊源后,该型被众多吃瓜群众视为“冷战神器”的“末日武器”到底能达到怎样的技战术水平,其实差不多也就昭然若揭了:
“波塞冬”核鱼雷动画
“波塞冬”核鱼雷2个误传
首先,即使是根据俄罗斯海军自己公开的相关画面,我们也可以发现,所谓的“超空泡鱼雷”之于“波塞冬”来说显然是不存在的,“波塞冬”的雷体并没有采取类似于“暴风雪”鱼雷的超空泡设计,雷体头部也没有空泡发生器,雷体艉部则还是沿用了常规的泵喷推进器。这也就意味着“波塞冬”鱼雷的冲刺极速能够达到100节以上显然是不靠谱的瞎传。大伊万甚至认为在没有使用诸如兰金闭环发动机这种高能热机的情况下,靠小型压水堆去推进电动机能把这枚“波塞冬”推到多快的速度,毕竟其实从战术上考量,对于一枚鱼雷尤其是承担战略攻击任务的鱼雷来说,跑得快未必是王道,也许选择低速潜行反而更能提高战场生存力。
“波塞冬”核鱼雷推进装置
其次,所谓的“爆炸当量高达两亿吨”、“足以引发海啸”这种说法在大伊万看来,比“超空泡高速鱼雷”更加不靠谱:很简单,众所周知当前人类曾经设计过的、做过试验的最大当量热核武器,就是被赫鲁晓夫弄到新地岛上爆炸的“大伊万”(我炸我自己??),设计爆轰当量大约为100Mt,实际爆轰当量大约为65Mt,这已经是人类曾经设计过、试爆过的威力最强大的核武器了,基本达到了人类核武器设计数学模型的上限。再往上加爆炸当量,别说能不能设计出来,目前根本就没那个条件试验,没做过试验的核武器造出来你敢用吗?而且还更不用说即使是“大伊万”丢在海里爆炸,根据美军的推演与计算,也形成不了多高的海啸。但如果是在距离海岸线几公里爆炸,掀起100米高的巨浪还算合理。
俄媒称在近岸爆炸可掀起海啸
其实根据俄军自己传出来的、比较隐隐绰绰的说法,说“波塞冬”携带了一个爆轰当量大约为2Mt的热核弹头,与俄军装备给图-160M战略轰炸机的某型核航弹威力相当,大伊万认为,这种说法虽然不一定准确,但肯定比诸多不靠谱的说法接近真相。
“波塞冬”核鱼雷的2点质疑
当然,作为事实上的“核动力水下航行器”,“波塞冬”核鱼雷的续航力接近无限应当是真实可信的,具备极大的工作潜深性能也应该是真实可靠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又将引申出诸多令人尴尬的疑问和质疑:
比如“波塞冬”型鱼雷到底如何制导,所谓的“自动规避威胁”到底如何实现: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波塞冬”鱼雷的直径只有一点七米到两米左右,这也意味着它即使可以携带水声换能器也不具备多大的探测能力,对水下态势的感知能力不会超过攻击型核潜艇装备的声呐阵列或水面。在无法做到“先敌发现”的情况下,它如何实施航路规划、如何威胁规避就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了。
当然了“波塞冬”型鱼雷也可以采取“指令制导”模式,在一定的工作深度接收在海面上飞行的俄军图-142MR潜艇通讯飞机的指令,但这无疑又要牺牲掉该型鱼雷的大深度航行性能,甚至连什么时候上浮接收指令、什么时候下潜待机都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电影《美国刺客》
一枚小型核弹在舰队附近爆炸
总之,目前围绕在“波塞冬”身边的疑团实在太多,更多的答案也许只有等到俄军真的解密了该型“决战装备”,或者哪天心血来潮又吹了一波之后,才能管窥一二了。不过,尽管是这样,“波塞冬”核鱼雷作为俄罗斯海军堪称脑洞大开的产物,大伊万认为,还是值得我们保持高度关注的。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