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军事武器一夜刷爆军迷圈!央视节目官宣歼-16性能,哪些细节值得关注?
12718

一夜刷爆军迷圈!央视节目官宣歼-16性能,哪些细节值得关注?

诺哈网2023-06-03 04:18:470

昨天,央广军事视频《军迷之眼》栏目播出了《带领歼-16战机出击的飞行教官》节目,讲述了北部战区空军某部特级飞行员、飞行教官王崧羲驾驶歼-16型战斗机飞行与战斗的故事。

这是歼-16型战斗机为数不多的、几乎是首次以专题片的形式在军事视频中亮相,自然也透露出了不少有关该型战机技术状态与战术性能的细节,看得令人大呼过瘾。故而,大伊万打算在“保密”的前提下,把咱看到的视频中的一些细节和大家分享一下。

主角王崧羲的身份

咱们先说说是这位北部战区空军某部特级飞行员王崧羲的具体身份好了。从视频中公布的信息来看,王崧羲的身份是“飞行教官”,在一支列装有主战机型的战斗部队、而非列装有教练机的训练部队里,这“飞行教官”的身份多少显得有些违和。其实不然,即使是在战斗部队中,“飞行教官”这种高级飞行人员也是随处存在的。咱们就以美国空军为例吧,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下属的诸战斗机联队、战斗机中队中,存在“飞行教官”身份、在联队和中队执行日常教练职能的起码有如下三种情况:

第一是本中队改装新型战机时的“种子飞行员”,这种“飞行教官”一般是从同类机型装备时间较早、已经形成战斗力的部队中抽调的飞行骨干,要求是不仅要具备过硬的飞行技能与战术能力,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懂理论、懂沟通、会表达,能够将自己的技能与战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授出去。这部分“飞行教官”的任务是协助正在实施改装的兄弟部队快速熟悉新机型,并以“传帮带”的形式以身作则地“以点带面”,以自己作为榜样“带动一大片”,帮助兄弟部队在完成改装任务后迅速“上手”、快速形成战斗力,这部分人的地位和作用与陆军和海军作战部队中比较常见的“教导队”有一定的相似性。

一个“金头盔”带出一批金头盔

第二是在美国空军各联队、中队中都会存在的“标准化评估飞行审查员”(SEFE),这部分人本身就是该联队、中队的飞行骨干乃至飞行尖子,对于某一个特定机型的飞行性能、战术能力非常熟稔,是该联队、中队的“技术权威”。他们在联队和中队中的任务,与苏联空军各航空兵师、航空兵团中存在的“技术检查主任”比较类似,主要担负着对飞行员进行年度训练考核、技术检查的任务,训练考核与技术检查的科目只要是在技术手册上有规定的,那么就没有限制,在飞行检查完毕后,这些“飞行教官”还会和飞行员一对一面谈,从而进一步明确飞行员的技术状态与心理品质,最终确定考核结果。

第三则是美国空军中最为重要的、经过了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战斗机武器学校培训、通过战斗机武器教官(FWIC)课程的高级战术教官,这部分人又被直接称为“臂铠者”(Patchwearer),因为他们往往会佩戴一个黑色的战斗机武器学校臂章。这些人是该联队、该中队绝对的战术精英,因为他们通过了最为艰难复杂的内利斯空军基地的严酷训练,是空战、对地战术的专家,也是一个中队中等级最高、能力最强的“飞行教官”,在中队日常训练和作战中有极高的话语权与主导权,是真正的“空战王牌”。值得注意的是,“种子飞行员”、“标准飞行检查员”和“臂铠者”在美国空军中并不是分立的,一名飞行员既有可能是种子飞行员,也有可能兼顾担任中队的飞行检查员,在通过了FWIC课程后还会成为“臂铠者”,这三者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存在。

在明确了美国空军中的这三种“教官”的身份后,北部战区空军某部飞行员王崧羲的“教官”身份,大伊万认为也不算难猜,毕竟“兔子是最大的美粉”嘛,考虑到王崧羲之前说自己“飞过苏-30”,还“飞过教练-10”,同时在2020年还曾经与兄弟部队的歼-10C实施过对抗(对抗场景不用说)。大伊万认为,王崧羲应该就是中国空军中的“三料教官”,既是协助兄弟部队改装的种子飞行员,又是该部的技术检查员,同时还通过了在诸如空军战斗训练部队、“金头盔”和“天鹰杯”演习的严酷锤炼,是中国空军中的“臂铠者”。

歼-16的细节

相比王崧羲这位中国空军的“臂铠者”,估计同样作为视频主角出镜的歼-16型战斗机才是各位军迷更为关注的焦点,而视频中可供咱们解读的、歼-16型战斗机的细节也确实为数不少:

机身制造工艺

首先是大伊万确实没有想到,歼-16型战斗机会被中国航空工业造得“这么漂亮”。

毕竟咱在北京的中国航空博物馆看过歼-11型战斗机的早期原型机,也在珠海航展看过代表俄罗斯的苏-35S型战斗机。前者的技术状态与制造水平大概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俄罗斯航空工业那个第39批次苏-27型战斗机的水准,后者的制造水平则代表了本世纪最初十五年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最高水准。

但是,不管是歼-11还是苏-35S,从战机的机械制造细节、表面处理来看,咱只能说确实“乏善可陈”。歼-11型战斗机就不用说了,甚至比苏-35S型战斗机看起来还要好一些。光看苏-35S型战斗机那个坑坑洼洼的蒙皮处理,犬牙交错的蒙皮接缝,极其粗糙的座舱盖密封条,大伊万就觉得吧,俄罗斯航空工业搞出来的这个有“最强侧卫”之称的苏-35S型战斗机,它起码算不上一架“漂亮”的战斗机,反而处处体现出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急就章和凑合。

苏-35S型战斗机的机身蒙皮做工实在有些拉垮

相比之下,歼-16型战斗机无论是从机械加工,还是从表面处理,还是从全机涂装来看,已经超出了国产歼-11、歼-11B系列战斗机的“还能看”的水平,达到了接近“精致”的水平,估计和美国空军的F-15E型战斗机相比也没啥区别了。看起来表面处理得“油光水滑”的战斗机再配上新型的灰色低可视度涂装、低可视度八一飞翼空军军徽,足以让歼-16型战斗机荣膺“最漂亮侧卫”的称号了。

FWS-10“太行”涡扇发动机

其次是没有想到FWS-10“太行”涡扇发动机会“这么漂亮”。

注意发动机启动时收敛片的扩张与收缩动作

咱们都知道,中国海空军的歼-10A型、歼-11型、歼-15型战斗机与进口的苏-27SK、苏-30MKK型战斗机等俄制战机,其配备的动力组都是俄制AL-31F系列发动机,包括了专门为了歼-10型战斗机定制的AL-31FN/FN-M1、为歼-15定制的AL-31F-sep3等。但不管是哪个版本的“三姨夫”,最大的特征都是它那个黑色的、带点烤蓝光泽的发动机尾部黑色收敛片,正是这个只做了烤蓝处理的收敛片,让AL-31F系列发动机多少透露出一些“廉价感”和“粗暴感”,怎么看都比不上美国空军使用的两款主力大推力涡扇发动机F-100和F-110。

黑色的、带点烤蓝光泽的发动机尾部黑色收敛片

但是,在视频中大大方方拍摄出来的、歼-16型战斗机配备的FWS-10“太行”系列发动机来看,“太行”系列发动机的尾喷管首次使用了带银色防热涂料的收敛片,发动机启动时收敛片的扩张与收缩动作极其漂亮,即使与美国空军的同类装备相比也不逞多让。

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在歼-11B型战斗机上、歼-16战斗机早期生产型上配备的“太行”发动机,这个北部战区空军某部的“太行”似乎尾喷管又延长了一些,且这款新“太行”的收敛片设计与老“太行”也有点不太一样,似乎更类似于在歼-11B型MLU改进型上出现的那款“银色太行”。不清楚这是不是FWS-10“太行”发动机的又一个改进型号,还是仅仅是改进了引射喷管系统,这一切有待于官方进一步解密。

歼-16技战术水平

至于歼-16型战斗机的技术状态与战术水平,大伊万认为反而没什么好说的:王崧羲教官指出,说歼-16型战斗机“性能远远超过了苏-30战斗机”,这大概是最无悬念的一句话了。

毕竟中国空军的苏-30MKK型战斗机,最早还能上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俄罗斯航空工业的苏-35UB(老苏-35)和苏-30MK项目上,整体技术状态和第39批次的苏-27相比,只是增加了使用R-77中距弹的系统电路并移植了苏-24M的对地攻击系统,整个机型图的是“短平快”和高可靠性。在中国空军的战斗序列中,苏-30MKK这个型号在2010年之后已经逐步落后,到2014年、2015年左右的“金头盔”大战中已经打不过歼-11B为代表的新锐机型了。歼-16型战斗机既然作为三代半战斗机,在技术水平上实现对苏-30MKK的全面超越,大伊万认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不过,王崧羲教官倒是证实了一件事情:可能是在去年的“金头盔”大赛中,歼-16型战斗机确实和歼-10C型战斗机实施过异型机对抗,而对抗结果是两者难分伯仲,这再一次证实了咱们之前提出过的一个观点:同代战机在实施对抗时,更多地看的是进入对抗的态势与飞行个人的技战术水平。同代战机的那点性能差异不足以在对抗中获取压倒性的优势,人的因素反而是更为重要的。故而,现在既然有了这么一位“权威”的官方证实,大伊万认为,军迷圈再捧一个某飞,踩一个某飞,实在就没有什么必要了。

总而言之,伴随着歼-16型战斗机在中国空军中装备规模急剧扩大,形成战斗力的步伐越来越快,这架“超级侧卫”将成为歼-20型战斗机的“有力配合”,共同帮助中国空军夺取空中优势,决胜于千里之外。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