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歼-20战机大特写曝光,与F-22、F-35、苏-57弹舱比哪家强?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防军事频道在清明节之际,走进曾走出过孙生禄、王海、焦景文等中国人民志愿军空中英雄的空军航空兵某部,共同缅怀这些已经离我们远去的英烈、致敬抗美援朝空战英雄。在节目中,某部装备的中国空军首型第四代战斗机歼-20再度亮相,以继往开来、鹰击长空的姿态,向中国空军的英雄们致意。
同时,这些歼-20型战斗机也奉献出了好多前所未见的、极其珍贵的“空对空”拍摄的精彩镜头,信息量可谓非常之大,大家可以把这期节目找出来专门看一看,大伊万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四代机的弹舱类型
不过,提到各主要军事强国空军列装的第四代战斗机(按中国四代标准),估计还有一个话题是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第四代战斗机的弹舱。
毕竟,作为第四代战斗机的一个重要的、和第三代战斗机完全不同的分系统,四代机弹舱的总体设计、使用模式、航空武器的挂载能力、特定条件下的挂载构型,直接影响着该型战斗机特定条件下的战斗效能与总体战斗力。记得当年歼-20型战斗机在第12届珠海航展上刚刚打开弹舱的时候,网络上为了歼-20的弹舱携带能力同样吵得不可开交,尽管现在歼-20的弹舱还有待于解密,但另外三种四代机F-22A、F-35和苏-57的弹舱却基本算是“摆在台面上”的,值得咱们谈谈。
如果要大伊万总体评价的话,美、俄、中尽管一共也没搞出来几型四代机,在弹舱的设计构型上居然搞出来三个不同的构型,相应地带来了任务侧重和挂载能力的不同。咱们先说弹舱构型好了:
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空军的F-22A型战斗机与中国空军的歼-20型战斗机在弹舱设计上可以被算作“一类”,采用的是机腹并列式主弹舱、机身两侧侧弹舱的设计,当然二者在弹舱的具体设计上还有细微的技术差别;
俄罗斯空天军的苏-57型战斗机与美军F-22A型战斗机的弹舱设计有些类似,但苏-57的机腹主弹舱却采用了串列式设计、而机身两侧的侧弹舱则有可能采用了更为特殊的“茧包式”设计;
最后则是走了“非主流”路线的美国三军联合攻击战斗机F-35系列,该型飞机干脆放弃了机身两侧的侧弹舱、原本交给侧弹舱携带的格斗弹干脆外挂,同时又设计了一个歪七八扭、看起来其丑无比的并列式主弹舱,“丢尽了四代机的脸”。
F-22A型战斗机
那么,为何这几种第四代战斗机的弹舱设计有如此多的不同、这些第四代战斗机的弹舱携载能力如何、又分别有哪些性能缺陷呢?咱们先说美国空军的空战之王F-22A型战斗机好了。
在大伊万看来,F-22A型战斗机的弹舱是再典型不过的为了强化战斗机的空战性能、强化战斗机空战条件下的低可探测性能进行了优化的设计:
位于机身腹部的主弹舱基本上只考虑了携带中距空对空导弹、只能够容纳空对空导弹的弹射导发架与弹体。这种设计可以尽量减少战机的迎风面积、降低战机的阻力、优化战机的气动外形与隐身外形;
位于机身两侧设计了用于携带空对空格斗弹的侧弹舱,用于战斗机近战的“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同样可以被容纳进机身弹舱内,这种设计同样有利于优化战机的气动外形,特别有利于提升战机的低可探测性能。
而在典型的空对空挂载模式下,F-22A型战斗机的机腹主弹舱一般可以携带6枚AIM-120D型中距空对空导弹,两侧的侧弹舱每侧则可以携带1枚AIM-9M型近距格斗弹,据说做过“增量3.2B”升级的F-22A型战斗机已经具备了携带AIM-9X“先进响尾蛇”红外成像制导第四代近距格斗弹的能力,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消息能够证实这一点、当下出镜的大多数F-22A型战斗机使用侧弹舱携带的依然只是“经典响尾蛇”。
当然,以F-22A型战斗机的弹舱设计而言,它的设计缺陷也是比较明显的:
首先是主弹舱设计过于特化,咱们前文提到,F-22A型战斗机作为一型典型的用于攻势制空、防空拦截的第四代战斗机,它的主弹舱和侧弹舱都是为了强化战机的空战性能、提升战机的低可探测性能做了优化。相应的,它携带其它载荷的能力就有所不足了,比如F-22A型战斗机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完成了SDB小直径精确攻击弹药的整合,而难以整合更大直径更大重量的、比如1000lb以上的航弹;
1枚AIM-120,2枚GBU-39型小直径灵巧炸弹(SDB)
其次是侧弹舱设计较为不合理,F-22A型战斗机的侧弹舱采取的是打开弹舱门之后直接将导发架“伸出”的设计,待导发架伸出去之后才能使用红外导引头捕获目标并发射导弹,在使用AIM-9M型空对空导弹时,这种“先伸出去才能锁定”的设计极其容易贻误战机,且对打开弹舱门的时机判断要求较高。美国空军在将手头的AIM-9M型升级到AIM-9X型之后,据说增加了“数据链引导,发射后锁定”的功能,但是F-22A型战斗机“伸出导发架”的设计依然比较慢,对于态势瞬息万变的空战来说,多少算是一个弱点。
苏-57型战斗机
既然前面有了F-22A型战斗机栽进去的坑,那么接下来中俄两国空军在研发自己的第四代战斗机时,那肯定就有一个参照了。中国空军的歼-20型战斗机自然就不必说了,大家都看在眼里,咱们就单说苏-57型战斗机的弹舱设计好了。
相比F-22A型战斗机,苏-57型战斗机首先优化的就是它的侧弹舱设计,尤其是侧弹舱快速反应、迅速发射的设计。当然目前苏-57型战斗机的侧弹舱设计还没有完全解密,根据现有的技术细节,可能包括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利用格斗弹弹舱前方的101KS-R型前视红外系统、机首部位的N036型雷达预先锁定目标,等于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发射后再锁定”;
另外一种形式可能是茧包弹舱是可以直接抛掉的“一次性弹舱”,或者是直接侧开并露出格斗弹导引头、不需要导发架再另外伸出去的弹舱。
苏57的翼根部位鼓包
但不管怎么说,苏-57型战斗机的格斗弹舱设计根据俄罗斯空天军的说法是相当成功的,而且已经成功地实施了Р-73К型红外制导空对空格斗弹的发射,未来将使用第四代格斗弹。
苏-57弹舱工艺捉急
相比苏-57型战斗机那个设计得颇为精巧的侧弹舱,它的主弹舱可就毁誉参半了:
一方面,苏-57型战斗机的主弹舱性能评价极为两极分化,乐观的军迷认为它可以同时携带6枚甚至8枚Р-77M型空对空导弹,用于携带X-59M2这种大直径的攻面武器都不在话下;悲观的军迷则认为它只能够携带4枚甚至2枚中距空对空导弹,是中美俄三国中第四代战斗机弹舱挂弹能力最弱的。
另一方面,偏偏这苏-57型战斗机的机腹主弹舱又最“犹抱琵琶半遮面”,到现在为止也只是放出了一段模糊不清的、据说是投放X-59M2型空面导弹的视频,没有一段是在复杂机动条件下发射空对空导弹的视频,于是这又让不少人有了苏-57型弹舱“有问题”、“特定条件下无法投放导弹”的观点。
苏57发射R-77导弹的CG动画
而要大伊万来说,苏-57型战斗机之所以采用了这么一个非常特殊的、可谓是与美军F-22A型战斗机和我军歼-20型战斗机“神似形不似”的“串联式主弹舱”设计,完全是因为自身的升力体气动外形所限、主弹舱没法放在机腹正下方所致。而这种设计、加上苏-57型战斗机理论上需要承担一定的对面打击任务、带来的主弹舱必须可以携带X-59M2这种攻面武器的技术要求,则必然会导致苏-57型战斗机的弹舱深度较大。
苏57空投Kh-59Mk2隐身巡航导弹
文章开头说的只能用于携带“战略型导弹”
这两种因素结合起来,可能会在机体强度设计与空气动力学、弹舱打开时的机腹流场等方面产生一些未知的影响。当然,大伊万认为俄罗斯人未必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但考虑到苏-57型战斗机目前的机腹主弹舱确实还有不少谜团,咱们也只能先打个问号了。
F-35系列战斗机
既然提到了“弹舱携带大型载荷”的设计,那就不得不提在弹舱设计上“就离谱”的F-35系列战斗机了。
F-35的挂载能力一点不弱
其实F-35型战斗机没有侧弹舱、还设计了一个歪歪扭扭的主弹舱,大概是三个因素导致的:
一是JSF计划早期并未将其定义为一种典型的制空战斗机,而是可以兼顾制空作战任务的“打击战斗机”,同时考虑到未来中距空对空导弹的“远弹近打”性能,认为可以靠中距弹兼顾格斗弹的任务,故而就没有为携带格斗弹的侧弹舱留下位置;
二是JSF计划作为一种打击战斗机,在技术要求上对主弹舱做了硬性规定,要求JSF的单个主弹舱务必可以携带1枚2000lb大型载荷、同时还可以携带1枚AIM-120系列空对空导弹,做到空地兼顾;
三是JSF的两个原型机都是单发战斗机,在进气道和发动机占用了宝贵的机身空间后,总师单位只能在“螺狮壳里做道场”,在机身上“挖”出了两个可以作为主弹舱的空间、而且还确保它的载荷能力符合计划书的要求。
F-35A投掷核弹测试
在这么将就了一番后,该型飞机居然还真的能做到符合美军的技战术要求,而且F-35系列战斗机利用弹舱携带大载荷的能力甚至还是现役几款四代机中最强的,不得不说美国航空工业在总体设计上也确实是有那么一套。
当然了,主弹舱携带能力比较单一、缺乏侧弹舱等,给F-35型战斗机的作战效能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尤其是AIM-120系列到现在都没做到“远弹近打”,和作为格斗弹的AIM-9X始终无法做到兼顾,让F-35在高烈度空战任务中不得不还得把AIM-9X挂到挂架上去。而它的主弹舱只能携带2枚AIM-120D型空对空导弹,在现代空战中也显得不合时宜,故而目前美国军队也在对F-35型战斗机的弹舱实施技术改进。据说准备在2025年左右实现靠主弹舱携带4枚AIM-120D和2枚AIM-9X、也就是所有的空战武器都丢在主弹舱里面的能力,能不能实现这一目标,倒是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总之,不同的战术要求、不同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各国第四代战斗机的弹舱设计,也带来了完全不同的弹舱构型与携带能力,至于要问大伊万哪国的第四代战斗机弹舱设计最漂亮、性能最为均衡,大伊万认为,这个还是咱们的歼-20型战斗机。各位读者可以按照以上三种机型的分析思路,去自行研究一下歼-20的弹仓设计。
- 0001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