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战斗力最强的两个军团,参谋长都牺牲了,而军团长都成为元帅
在土地改革时期,我党拥有的军队被称之为红军。在当时,红军根据地分散的全国各地,而江西瑞金苏区的红军算是正统,也是红军的大本营。后来随着队伍的越来越壮大,江西地界的红军编成红一方面军,而豫鄂皖根据地的红军改编成红四方面军,贺老总(红二军团)与萧克(红六军团)领导的军团改编成红二方面军。
作为主力的红一方面军,作战能力,战斗力肯定是整个红军中最强的一个。尤其是该方面军麾下两个军团,被称之为红军战斗力最强的军团。如红一军团是由南昌起义部队与秋收起义部队改编而成,算是我党的老牌劲旅了,第一任军团长就是朱老总,后来就是红军军事奇才林总担任军团长。然而,红一军团参谋长是由徐彦刚担任,可能大家对这位不太熟悉。但他也是红军时期的一位优秀将领。
徐彦刚,四川开江人在大革命时期加入了我党,后来还与罗瑞卿、赵一曼一同考入武汉军校(即黄埔军校)。从军校毕业后,就正式开始他的革命战争生涯。并且参加了由毛爷爷领导的秋收起义,之后又一起上了井冈山。在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时,徐彦刚就开始他的参谋工作生涯,先从基础做起,担任过营,团,师,军参谋工作。参加过井冈山保卫战,以及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成为军团长林总的得力助手。
然而,很不幸的是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红16师师长高咏生牺牲后,让红十六军群龙无首,于是上级就派徐彦刚兼任该师师长,接到命令的他,连夜动身,奔赴鄂东南前线,主持工作,这样徐彦刚从后方调到了前线。
红16师在他的领导下,先后参与了老虎洞战斗,大源桥战斗,多次粉碎敌人的进攻,但是随着,战斗的时间一拉长,红十六师开始捉襟肘见,伤员得不到及时治疗,武器弹药也得不到补充,而敌人的援兵源源不断。为了避免红16师不遭到全歼局面,徐彦刚决定率部突围。作为师长的他率队冲锋,突破敌人的包围圈,不过在激战中,他负伤了。当时徐彦刚为了不影响全师行军速度,避免给大家带来麻烦,他选择留在当地养伤,等伤势好了以后,再去寻找部队。
然而不曾想,他在一个村庄养伤时,被几个村民出卖了,看一下他的头颅,到国军中邀功请赏了。一位红军优秀指挥员就这样牺牲了,虽然他参加革命时间不长。但在部队中的表现却得到了两位元帅的赞赏;聂帅曾高度评价:“徐彦刚是位好同志,一贯作战勇敢,工作积极,功勋卓著”。朱总司令得知他牺牲的消息后,为他题词:“徐彦刚的牺牲是中国革命之重大损失”。
红一方面军除了战斗力最强的红一军团外,还有红三军团,而军团长就是大名鼎鼎的彭老总,这支部队是由平江起义改编而成的。当时该军团参谋长是邓萍,与彭老总一起发动的平江起义主要策划人,还有政委滕代远,都是该起义的功臣,并且后来又一起上了井冈山。
邓萍,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分校武汉,而彭老总还是邓萍与黄公略做兵运工作时争取的对象之一,当时彭老总是在湘军当兵,后受到这两人的影响才加入伍我党的,并且又一起发的平江起义,所以邓萍与彭老总即是朋友,又是战友。
在土地改革时期,包括红军反围剿战争,两人合作指挥了无数经典战役。在军事上邓萍成为彭老总的得力助手,并且是亲密战友,关系很好的那种。然而,在长征时期,在准备攻打遵义城时,参谋长邓萍为了更精确了解,敌人城防兵力部署,就要站在离城墙外最近的地方观望,但是不曾想这时,被敌人发现,一颗子弹打过来。年仅27岁的邓萍,就这样牺牲了,成为红军途中牺牲级别最高的将领。他的牺牲让整个红三军团将士们伤心欲绝。
时任团政委张爱萍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挥笔写下挽诗一首:
长夜沉沉何时旦?
黄埔习武求经典。
北伐讨贼冒弹雨,
平江起义助烽焰。
“围剿”粉碎苦运筹,
长征转战肩重担。
遵义城下洒热血,
三军征途哭奇男(邓萍)。
红军战斗力最强的两个军团,参谋长在革命战争年代都牺牲了,然而军团长林总与彭老总,在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这两位战功赫赫,因此都被授予元帅军衔,假设这两位参谋长都没有牺牲,军衔肯定也不定。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