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惨遭退役!LCS服役11年正直壮年,本想横行东亚却遭背后捅刀
根据美国海军新闻网消息,7月29日,美国海军在圣迭戈海军基地举行了“独立”级濒海战斗舰LCS-2“独立”号的退役仪式,作为一艘2006年1月份铺设龙骨开建、2010年1月16日正式加入美国海军战斗序列的舰艇,“独立”号在美国海军中仅仅度过了11个岁月就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同时,根据美国海军的计划,这才是濒海战斗舰这一舰种退役的开始,预计今、明两年,美国海军还将退役起码三艘同级舰,既包括了“独立”级,也包括“自由”级濒海战斗舰,这意味着濒海战斗舰在美国海军中地位再度下降。
“英年早退”的技术原因
当然了,作为濒海战斗舰的首舰,“独立”号的“英年早退”很大程度上自有其技术上的因素:
美国目前服役及计划在建的濒海战斗舰数量:
自由级濒海战斗舰15艘
独立级濒海战斗舰16艘
一是该舰的部分设计存在缺陷,尤其是采用的性能前卫、设计大胆的铝合金舰体设计,据称导致该舰腐蚀严重,让美国海军相关的维护承包商非常头疼,大大提高了该型舰的维护成本;
某大佬制作的独立级滨海战斗舰退役后模型
二是该舰的可靠性长期不足,不过这是早期几艘濒海战斗舰的痼疾,主要集中在它的那套动力系统上。濒海战斗舰的动力系统配置堪称豪华,一艘护卫舰体量的战舰塞了4台LM2500G4型燃气轮机,相当于巡洋舰一级的动力,但由于传动系统问题多多,出现过数次动力降转甚至全舰失能的故障;
三是该舰的任务模块长期无法研发到位,咱们都知道濒海战斗舰在设计之初准备了水面战(SUW)、水雷战(MIW)和反潜战(ASW)三模块,理论上得益于濒海战斗舰优秀的舱室设计,三大模块可以轻松地在基地内实现转换,但实际上几乎每个模块的研发都极其拖沓,难以实现基地级转换,技术上的因素让美军实在是难以忍受下去了。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似乎技术因素又并非美军放弃濒海战斗舰的全部因素,毕竟濒海战斗舰的舰体和动力系统的痼疾在经过了10余年的建造后,目前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已经上升到了美军“可以接受”的水平。而反潜战、水雷战和水面战这“三大模块”的可靠性问题,目前美军也一方面已经尽力为LCS整合了挪威制造的NSM远程反舰导弹,另一方面则干脆选择了“躺平策略”、使用不同的舰艇装载不同的模块加以解决了。
挪威制造的NSM远程反舰导弹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濒海战斗舰这一舰种、两个舰型的次第退役,很明显不是单纯的“技术因素”,而应当是美国海军对自身冷战之后海军军事战略搞的一次“拨乱反正”。
“英年早退”的战略战术原因
我们把时钟拨回到1991年后,伴随着苏联解体,原本因东地中海对峙事件导致的、铆足了劲儿准备跟苏联红海军远洋舰队打舰队决战的美国海军瞬间失去了自己的目标。毕竟无论是红海军的远洋水面作战群,还是由949A型加971型核潜艇组成的反航母中队,还是由图-22M3和图-16K组成的火箭航空兵全都变成了港口中和机场上的一堆堆破铜烂铁。
949型“奥斯卡”级核潜艇
鉴于这种情况,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美军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寻摸起了战略转型这么一件事:
比如拉姆斯菲尔德捣鼓出来的“21世纪最佳师”和作为该计划第一阶段成果的、最强直射火力变成了M2老干妈的“斯特赖克”旅级战斗队;
比如美军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捣鼓的“一年打赢三场战争”这种明显的地区干涉战略学说都是典型的代表。
当初的美国特色的海军建军设想
美国海军也不例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等人也倒腾起了富有美国特色的海军建军计划,从预计研发的主战装备来说,美国海军的装备建设计划大概是这样儿的:
首先是用于替代“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CVN-21型航空母舰,当然它的成品就是咱们现在看到的CVN-78“福特”级航母。但有所不同的是,当年美国海军预备装备给CVN-21航母的并不是F-35C和F/A-18E/F这种极其凑合的垃圾,而是对空由海基F-22战斗机、对面由A-12隐身攻击机组成的神器。
构想中的F-22N
如果这两种装备真的能够面世,那么美国海军将在21世纪之前就拿到一种组建制空拦截线的性能比F-14D还要强悍、而对面打击能力直逼FB-22的超级航母,这一航母的战斗力之强,怕是让我们到现在都睡不着觉。
还好他们都没面世
其次是用于替代“提康”和“伯克”的CG-21型巡洋舰与DDG-1000驱逐舰:
其中前者被美军定义为一种CBG(航母战斗群)的核心防空舰艇,除了相比本位面的“提康”更加强悍的区域防空能力,CG-21还将进一步加强该舰的反导能力,可以用于作为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一个节点承担前出防御任务。更不用说它携带的一二百个垂直发射单元可以携带“战斧”巡航导弹甚至超音速巡航导弹,同样可以担负对地打击职能了;
而后者则被美军定义为一种用于对陆打击的大型驱逐舰,其核心火力系统应当是两门155毫米电磁轨道炮,再加上80个垂直发射单元。按照美军一开始的想法,电磁轨道炮的发射价格可以低到5万美元一发左右,射程能够达到200千米以上,可以非常方便地在近岸水域向假想敌的战役纵深倾泻火力,就算电磁轨道炮打不到的地方,DDG-1000上的80个垂发单元,加上CG-21上的一二百个垂发单元,照样能把目标炸成渣。
美国特色的制海力量设想
说完这一大堆高大上的水面舰艇,很多人可能会有个问号:制海力量呢?毕竟你整一大堆高大上的航空母舰、巡洋舰和驱逐舰,没反舰导弹怎么制海?难道真的打算整上美国海军的“老本行”,靠战斗轰炸机带着电视制导炸弹,或者靠战斗攻击机带着AGM-84D“鱼叉”甚至核潜艇的鱼雷去制海?嗯,其实美国海军的想法要更加疯狂一些,那就是舰队直接抵近到人家家门口飞龙骑脸,战役级的航空制海水面战力量全部退到次要位置上。
飞龙骑脸怎么输?
美国海军的这一想法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从主要假想敌的装备现状看,能够遂行战役级制海任务的舰艇已经全部瘫痪在了港口里,即使能勉强出来几艘也无法对美国海军形成系统性的威胁;至于另外一个东亚大国,制海能力相比主要假想敌只差不弱,甚至凭借美军90年代的作战机器都能完全予以压制了。
因此美国海军当时将自己的战略重点从“制海”转为“前沿投送”是完全合理的,毕竟飞龙骑脸怎么输?既然都飞龙骑脸、大舰队跑到人家海岸线上贴脸输出了,那么美国海军预想中真正承担制海作战、水面作战任务的舰艇就该横空出世了,没错,美国海军真正的制海舰就是濒海战斗舰。
濒海战斗舰贴脸制海
按照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美国海军的想法,在战时等CVN-21航母、CG-21巡洋舰(当时还有一个武库舰)、DDG-1000靠近海岸开始疯狂输出的时候,它们面对的主要水面战威胁就是如下几种:一是假想敌的导快,二是假想敌的水雷,三是假想敌的潜艇。
而且这种导快、水雷和潜艇还都是在缺乏体系支援的情况下放出去的,难以形成单一方向上的多波次优势,更可能以相对零散混乱的队形,进行持续时间较长但强度较低的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濒海战斗舰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速度奇快,海上飙起车来能跑到三四十节航速,用来打击导快简直是一把利器;
功能很强,安装的舰炮和预计安装的“网火”系统足够对导快形成严重威胁,反潜战模块可谓是专克典型的非静音型潜艇,此外还有一个水雷战模块;
续航力和自持力也不错,能够达到典型的驱逐舰级别,可以同驱逐舰中队混编在任务海区内长期执行任务。
因此,说到底,濒海战斗舰才是美国海军新世纪建军计划中主要承担制海任务、反潜战任务的舰种,毕竟没什么主要的对手和主要的舰队决战要打,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等全力组织对陆攻击任务就可以了。
“英年早退”的结局
不得不说,尽管美国海军的想法挺好,但实际上LCS濒海战斗舰从2010年正式开始建造的时候,情况就已经发生了改变。且不说当时中国海军迅猛增长的势头还没有出来了,就算是美国海军自己,21世纪造舰计划中的CG-21项目已经被砍掉,CVN-21项目中的ATF和A12项目也都被砍掉,DDG-1000被砍得七零八碎只剩下三艘,原本的造舰计划一大半已经无法完成的情况下,非要保住濒海战斗舰这样一颗独苗就是很迷的操作。
有消息说美国海军一方面是因为装备惯性的因素想再看看接下来海战的作战样式如何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想打破亨廷顿英格尔斯和巴斯钢铁造船厂造价越来越高、军费利用率越来越低的窘境所以想借助濒海战斗舰项目来恢复高效的造船能力;第三方面则不排除这就是个美国海军高层用来分肥的项目,也就导致了濒海战斗舰就这样晃晃悠悠地推进了十多年,一直到2021年才开始退出现役为止。
但即使濒海战斗舰项目首舰已经退出现役,估计LCS真正从我们的视野中离场还有挺远的距离,毕竟就在“独立”号退役前后,美国海军又开始了新一艘濒海战斗舰的建造工程,同时据说美国海军认为濒海战斗舰在中东地区的运用比较成功,可以将更多的主力舰艇“解放”到东亚和印太地区来遂行决战任务。所以说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军改总是要遭遇到阻力的”,诚不欺我也。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