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兵团司令与副司令,不是上将就是中将,为何这两位没有军衔
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正式入朝参战,首批入朝的部队是第13兵团,之后第三兵团,第九兵团,第19兵团,第20兵团,第23兵团都陆续投入了抗美援朝战场上。也就是说,在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先后有六个兵团参战,总兵力达到一百多万。志愿军除了大家熟知的彭老总是司令员以外,下辖的六个兵团都有司令员与副司令员。这些兵团司令与副司令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名将担任。
如第13兵团司令员是邓华,后来还担任过志愿军司令员,副司令员洪学智同时兼任志愿军后勤司令,韩先楚解放战争时期的虎将。由这三人担任13兵团正副司令员,使得该兵团在朝鲜战场上屡立战功。而三位司令员在后来的1955年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还有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陈赓,许世友,副司令员王近山,曾绍山都是第三兵团正副司令员,除了许世友是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三野战,剩余的三位都是第二野战军的名将。并且他们的军衔都不一样,陈赓大将军衔,许世友上将,王近山与张绍山都是中将。
第九兵团是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第三野战军,在参加抗美援朝战役后,司令员宋时轮,王建安,副司令员王必成,陶勇,这四位将领都是第三野战军的名将,他们在1955年分别授予了上将(宋,王建安)与中将(王陶二人)军衔。而19兵团是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一野战军,该兵团原属华北野战军的,后来在解放兰州战役中,被调到一野去了。该兵团司令员,在解放战争时期是由杨得志担任的,在朝鲜战场上同样是由杨得志将军担任。同时还拥有三位副司令员,他们分别是葛晏春、郑维山、曾思玉。这几位将领在1955年都是上将与中将军衔,司令员杨得志肯定是上将了,加上他还是志愿军第三任司令员。
志愿军第20兵团是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华北野战军,司令员杨成武,不过后来由于水土不服,就你回国治病,下一任司令员就是杨勇,而副司令员是王平将军,这三位都是我军著名的将领,在1955年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还有志愿军第23兵团,该兵团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并非是作战部队,主要工作维护机场,还有抢修被敌人炸坏的机场等工作。司令员是董其武担任,副司令员边章五、姚喆。后来董其武被授予上将军衔,而姚喆授了中将军衔。
以上这些将领,在抗美援朝期间都是担任志愿军各兵团司令员与副司令员职位。加上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的功劳,因此在建国后的1955年都被授予了大将,上将,中将等军衔。不过,在志愿军各兵团司令与副司令将领中,有两位副司令员是没有军衔的。那么为何这两位没有军衔呢。
第一位是19兵团副司令员葛晏春,他原本是国军中将,后在1949年战前起义,加入了我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就担任过19兵团副司令员。并且,参加了太原战役、兰州战役、宁夏战役。然而,在担任志愿军19兵团副司令员回国后,转业到地方任从事祖国的建设工作,离开了部队,因此没有授予军衔。
第二位是志愿军第23兵团副司令员边章五,他是河北人,是我党一位军政兼优的将领。在革命战争年代,可以上阵杀敌,解放后又曾任驻苏联武官,然而,抗美援朝期间,又担任谈判员,面对强敌,他不卑不亢,洞察虚实,沉着机警,据理直陈,使美军在战场上无法得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同样得不到。更牛掰的是,在革命战争岁月中,毛爷爷曾两次题词表扬边章五为革命所作出的贡献。本来他是可以授予上将军衔的,可是在1954年2月9日就因病逝世了,因此也没有军衔。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