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军事历史淮海大战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不是杜聿明的近卫军,而是这支军团
10850

淮海大战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不是杜聿明的近卫军,而是这支军团

诺哈网2023-05-31 23:45:270

在解放战争时期,规模最大,同时影响也是最大的一场战役,肯定就是大家比较熟知的淮海大战,而蒋介石一方把此战称之为徐蚌会战,我军则称之为淮海战役。双方共投入兵力人数约130万,以徐州为中心展开了一场生死大决战。而国军大佬蒋介石也下了血本,将自己手中的王牌部队全部压上。而我党则是由华野与中野两大野战军联合行动。并且成立了淮海战役前线最高指挥部,成员由邓公,陈老总,刘伯承元帅,粟裕将军,谭震林组成的淮海总前委。

足以可见,双方都很看重此战的胜败,然而,都影响双方命运的淮海大战,前后共经历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的战役完成后,我军都会歼灭国军一支王牌军团。第一阶段取得胜利后,歼灭了黄百韬军团,第二阶段歼灭了黄维军团,而第三阶段则是歼灭了,这场战役国军前线指挥部杜聿明的近卫军,并且连杜聿明本人也成了我军的俘虏。

杜聿明

如果说,在淮海大战中三个阶段的战役,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可能大家都会想到的是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因为此战歼灭的是敌人总指挥部,并且司令官杜聿明在解放战争时期拥有救火队长之称。可见,他也不是一位泛泛之辈,更为主要的是,在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杜聿明集团拥有30万大军。同时,还有战斗力较强的邱清泉军团,该军团可不是一般部队。在抗战时期,就是杜聿明一手带出来的王牌部队,在抗日战场上,创造了很多出色的战绩,因此,这支部队也被称之为是杜聿明的近卫军,王牌中的王牌。

然而,据参加在淮海大战的老兵回忆,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对于华东野战军最难啃的硬骨头,并非是杜聿明的近卫军,而是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歼灭黄百韬军团的作战,同时也认为这支军团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淮海战役

其实道理很简单,在淮海战役进行到第三阶段时,战场上的胜负已经很明朗了。而杜聿明的顽抗无非是无效的,也改变不了失败的战局。在这样的情形下,就算战斗力再强的近卫军士气也很低落。如果一支部队没有了士气,剩下来就是任人宰割。加上,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集团采取的是围而不攻,慢慢的消耗他们,当他们士气低落时,再发起总攻,这样一来,强大的杜聿明近卫军很快就土崩瓦解,30万大军四处窜逃,真正被歼灭的很少,大多数都成了俘虏,真的是应了那句老话,兵败如山倒。

而歼灭黄百韬兵团作战时,属于是淮海战役刚刚打响,敌我胜负难分,双方的战士士气都很高。因此,在歼灭黄百韬军团作战过程中,华东野战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从包围黄百韬兵军团作战开始,司令员粟裕将军调集华野六个纵队进行围剿,可是双方在激战过程中,华野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吃掉强大的黄百韬军团。双方整整激战12天,最后还是采取坑道作业,一点点靠近黄伯韬军团防御阵地,打破突出口,才将这支强大的军团给歼灭。

黄百韬军团

12天的激战,也让华东野战军遭受解放战争以来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据战后统计,为了歼灭黄百韬军团,华东野战军伤亡人数达到6万,而黄百韬军团伤亡人数达到5万。一场围歼战双方伤亡人数约11万,可见此战的惨烈程度。所以,淮海大战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并不是杜聿明的近卫军,而是围歼黄百韬军团作战。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